我国石油储备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on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其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而且对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军事形势也会产生深远影响。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势必造成对石油的需求大大增加。而目前,由于国内石油资源储备和开发不足造成了对国外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不断加大,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风险增加等众多因素,都要求我国加速探寻一条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的良方,以期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石油安全问题。而建立石油储备正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出的解决石油安全问题的最佳手段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许多西方国家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石油储备制度,在维护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外实践证明,用法律制度保障一国石油资源储备效果明显。中国目前在石油资源储备法制建设方面尚存在许多空白,石油资源储备法制研究才刚刚起步,需深入研究,加快立法,以适应国家新时期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 本论文首先对石油储备的含义进行了阐释,认为所谓石油储备可以概括为,为了保障国家、社会与企业的石油供应的长期安全与持续性,以应付战争及和平时期的突发意外情况,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国防需求,而在平时有计划地储存一定量的石油。同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石油储备法律制度的内涵及作用,分析了建立完备的石油储备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介绍外国(美国、日本、德国)石油资储备法律保障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国外石油储备法律保障实践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对中国石油储备法律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中国石油储备相关制度在设立之初虽不以石油储备为目的,但均对保障中国石油储备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进而结合中国石油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石油储备法律保障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和相关立法举措。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