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化盲是人们在视觉范围内无法捕捉到变化的发生的视觉现象。目前,可以用注意理论、特征整合理论、记忆表征理论等来解释变化盲产生的原因。由线索引发的注意可以更好进行变化探测,减少变化盲的产生。注意可以根据线索的不同来源分为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内源性注意是自上而下有意识的注意,外源性注意是自下而上自动的注意,二者在视觉加工处理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刺激和线索之间的间隔对于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变化的探测实际上就是对成对刺激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判断。差异可以根据结构不同分为对齐结构和不对齐结构。对齐差异结构是指在同一维度上的不同特征取值。非对齐差异结构是不同维度的不同的特征取值。还有一种非对齐差异结构是,在一对对比刺激中,一个刺激拥有另一个刺激没有的特征。以往研究只是研究线索对变化探测的提示作用,没有根据现实情况将线索进行进一步分类。除此之外,已有研究对颜色、结构、位置等刺激属性引起不同程度的变化盲的进行探讨,但未将前后变化按照差异结构进行细分。本研究从对比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对变化探测的提示效果不同出发,探究在间隔位置不同下,不同注意线索和不同差异结构类型对变化探测的影响。实验一是在变化前和线索之间加入间隔空屏,采用4(注意类别:无注意、内源性注意、外源性注意、双线索)*3(差异结构:对齐结构、不对齐结构1、不对齐结构2)的实验设计,通过被试在变化后判断是否有变化进行按键,并统计被试对于自己判断的确信程度,因变量为按键的反应时、正确率和信号检测论的指标。实验二将间隔空屏放在线索和变化后的场景之间,其余与实验一没有区别。数据结果显示:(1)在变化探测过程中,线索可以促进变化的探测,防止变化盲的产生。(2)相较于内源性注意线索,外源性注意线索在变化探测中的提示效果更好。(3)两个线索同时出现时,即双线索的条件下,提示效果并不如线索单独出现时。(4)在对齐差异结构、第一种不对齐差异结构和第二种差异结构中,对齐差异结构的变化探测较为容易。(5)空白间隔对于对内源性注意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