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无言——《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母亲形象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m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的诸多作品从诞生之日到现在被全世界广泛研究,一方面他的作品是对时代的一种预言,另一方面时代不断地赋予他的作品新的内涵与价值。在诸多的文学理论研究之中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是我们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重要参考理论,长久以来,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对话”中,集中在了那个“狂欢化”的世界当中。本文通过对作家最后一部,也是其终生思想结晶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细读,发现在这个喧闹的充满了声音的作品中存在着一个沉默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母亲们的世界。   文章首先研究了生活中四位女性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这四位女性分别是作家的母亲、第一位妻子、作家一位难忘的恋人及带给作家幸福的第二位妻子。经研究发现这些女性的形象不断地出现在作家的创作之中,了解她们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母亲形象。   接下来分析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三位母亲,这三位母亲分别是出现在作品第一部分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第一位妻子阿杰莱达·伊凡诺夫娜,第二位妻子索非亚·伊凡诺夫娜,及流浪街头的侏儒丽萨维塔·斯麦尔佳莎娜。这三位母亲是俄罗斯三种女性的代表,分别是俄罗斯的贵族女子、平民女子和圣愚形象。经分析得出结论:母亲们处于强大男权社会的压迫之下,被剥夺了话语权力。之后,分析了缺乏母爱所造成的后果:在男权话语权力之下,女性生存边缘化,女性被剥夺了话语权力处在受压迫的地位之下,这样不和谐的两性关系既是女性发展的桎梏,也让男性失去了生命的归宿感,陷入欲望的泥潭无力自拔。丈夫的情感得不到寄托,整日胡作非为,儿子们没有母亲的关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家成了“偶合家庭”,家里没有爱,没有温馨。有的只是父子间抢夺财产、抢夺情人的丑剧,欲望就如同遇到火苗的干柴,仇恨的火焰在父与子的心中熊熊燃烧。接着堕入了弑父的惨剧之中。作品中的父亲是极度“恶”的象征,可是杀死父亲并没能消除“恶”,消除世界与心中的苦难。弑父的罪名让儿子们也不得安宁,最终陷入了“罪恶与惩罚”的恶性循环之中。   最后,本文从母爱的角度全面肯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用爱拯救世界的主题,从两性和谐、家庭完整幸福、子女在爱的关照下长大这样理想的社会构想出发,从家这个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出发,从母爱这个家最基本的元素出发,研究肯定了虽被作者按照现实语境置于边缘位置的母亲角色的重要性,及母爱力量在拯救社会苦难中的重要作用。宽容、谅解与博爱是最终挽救人类的信条,只有仪态万方如大海般吞吐万顷的母爱能够涵纳这一切。  
其他文献
法兰西民族巾帼英雄贞德的事迹和传说,一直是欧洲众多文学艺术家兴趣的焦点和表现的对象,在文学与艺术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西方文学和艺术史上形成了一系列有关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