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论述了1937—1941年间美国对日本经济制裁的酝酿、讨论、实施的曲折过程。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论述了从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38年6月美国对日本实行“道义禁运”之间美日外交的轨迹。芦沟桥事变以后,出于鼓励中国的考虑,美国没有对中日双方实施“中立法”,但客观上却助长了日本的侵略。1938年6月,由于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美国宣布对之实行“道义禁运”,迈出了对日本实施经济压力的第一步,但“道义禁运”没有法律效力,也缺乏强制色彩。 第二章,论述了从1939年7月美国宣布废除1911年美日商约到1940年7月实施废铁禁运之间美国的外交历程。无论是“废约”还是废铁禁运,都是美国政府采取的相对温和的步骤。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内部就有关石油和废铁禁运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第三章,论述了对美国对日本实施冻结资产与石油禁运的经过。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南部之后,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但并没有打算实行石油禁运。由于鹰派人物迪安·艾奇逊的固执和坚持,冻结资产演变成事实上的石油禁运。之后,美日之间又进行了长达三个月之久的交涉,但最终没有达成协议。石油禁运为美日战争制定了时间表。 第四章,分析了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诸多因素。其中,先欧后亚战略与和平情绪的普遍存在是两个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