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后评价是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管理的延伸。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否能达到投资决策时所确定的目标,只有取得实际效果后,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才能对工程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才能综合反映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各环节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为以后改进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制定科学的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提供依据。在中油股份公司全面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的要求下,吉林油田2011年勘探项目技术方案经过一年的运行,具备进行项目后评价的条件。现就该技术方案的目标、前期工作、各专业技术方案的部署实施和生产运行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技术方案的投资决策、项目管理提供借鉴。吉林油田勘探开发领域广阔,油气资源蕴藏丰富。2011年油气勘探项目取得了突出的勘探成果。一方面是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工作量和储量任务。共完成二维高分辨率地震1970千米,完成计划的131%;完成三维地震1200平方千米,完成计划的103%;完钻探井75口井,进尺15万米,分别完成计划的113%和112%;评价井完钻128口,进尺18万米,分别完成计划的119%和99.9%。提交预测地质储量6657万吨,完成计划的111%;提交控制地质储量5299万吨,完成计划的113%;提交探明地质储量5118万吨,完成计划的102%。完成勘探投资12亿元,完成计划的99%。探井成功率为70%,计划发现成本0.97美元/桶,实际为0.91美元/桶,比计划降低了5.93%;计划预探成本为1.27美元/桶,实际为1.11美元/桶,比计划下降了12.6%;计划评价成本为0.71美元/桶,实际为0.72美元/桶,比计划升高了1.4%。另一方面在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和扶新隆起带的石油勘探均获得了较好的勘探成果,发现了多个规模效益勘探目标区;也打开了深层天然气良好勘探局面,为近中期的油气勘探奠定了资源基础,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论文主要针对2011年勘探项目的技术方案(包括地质技术方案、地震技术方案和钻探技术方案)进行系统评价,认真总结了项目实施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今后的改进建议,对油田今后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