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信息传播加快了社会发展,我国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主要力量,也得到迅速发展。于是出现了不同的资产规模的银行,如国有大型规模、中小规模,这些银行有公司制、股份制、独资、合资等不同的产权形式。在现阶段,我国的银行业并没有垄断整个金融市场,而是与其它非金融机构互相竞争,构成了银行业的格局。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指导我国银行机构抢占新的契机,使我国银行在与其它国家金融竞争中保持优势,这是我国金融业至关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从全面客观的角度出发,审慎地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给予评价,并提出提升竞争力的有效策略,才能使银行业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前进与发展。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中小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机制灵活,理念比较先进,而且没有历史遗留的坏账问题,因此发展迅速,而且不断创新调整自身,在上市后经营业绩备受瞩目。虽然它们的规模无法与五大行相比,即在资本规模、存款规模、贷款规模、净利润等方面与五大行相差较大,但是却是银行业中最有潜力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只选择11家中小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即: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研究中小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分析其经营绩效,可以全面地掌握我国不同规模银行的竞争力水平,有利于中小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明确自身的定位,找出自身的优势,弥补其不足,增强银行资本实力,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增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及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经营效率。这不仅会提高监管部门的效率,而且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企业竞争力的理论作为基础,作为银行竞争力理论的出发点。紧随其后界定了银行竞争力的定义,介绍了其丰富内涵。接着引入了评价指标,选择了17指标。指标的选取以全面性、可操作性以及科学性等原则为依据。在此基础上选取在A股上市的11家中小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参照2009-2013年五年的商业银行年报数据,并取平均值作为本文的分析数据。在构建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借助SPSS 21.0软件和统计的相关理论,运用因子分析对中小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使用聚类分析对实证的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提取的主因子,从五个方面提出提升竞争力建议和措施。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分析了研究内容的背景,接着阐述了研究意义。在详细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引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即研究课题。最后介绍研究所用的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银行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企业竞争力的内涵。接着介绍了不同学者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本章最后详细阐述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理论的内涵。第三章,评价体系构建。在本章首先介绍了因子分析的原理及步骤。然后对中小上市商业银行构建了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反映了盈利性、安全性等方面。最后对相应的指标进行了详细地解释。第四章,实证分析过程。根据上章构建的指标体系,本章运用因子分析建立模型。在得出因子得分后,进行了相关排名。根据实证结果,全面分析。第五章,政策建议。根据前文得出的实证结果,从提取的主因子角度分析,指出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因素,最后具体针对性地给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