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手机移动终端不断普及,移动媒体逐渐成为大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人与人交流更加方便更加频繁,将线下社交变为线上社交成为主流,同时,自媒体逐渐兴起,从传统PC端的UGC模式到现在的短视频或直播,人们越发充满表达和展示的热情,根据新华网所报道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直播平台数量近300家,除欢聚时代、9158两家上市公司外,斗鱼和映客也已跻身独角兽行列。无疑,在过去的一年中,直播成为网络“娱乐”的新热点,爆发的背后是大众直播广受认可和受众对于新型表达方式的钟爱。全民直播也成为大众娱乐的新形势。随之而来诞生了一种新兴角色——网红。在网红身上体现了新经济形态的多样化。现移动直播仍处于发展动荡期,因而探索中的直播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网红暴利和平台经营单一化,使得平台发展逐渐步入瓶颈期,可以预知的是,在2017年后直播领域将加速洗牌。伴随着移动支付与社群化的加速发展,个性化消费为“长尾”商品带来契机,如何将直播与体验式营销相结合,成为了直播长效发展的方向。体验式营销不是强行为消费者洗脑,而在于削减其时间成本促使其做更优选择,这是对视频直播专业能力和服务产出能力的体现,相信也是直播领域与商品市场更加规范化的契机。通过对盈利模式的多样化和体验式探索的逐步加深,相信,对于遏制直播内容乱象丛生的局面,如斗鱼直播“三里屯试衣间”,77“造人”风波曾成为轰动的互联网事件,能够起到一定的良性监管效应。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对移动直播中体验式营销策略的研究:便捷的移动支付环境与成熟的社交环境,直播与C2C电子商务,“网红+直播”开启网红营销新纪元,品牌意识强化。着重强调主播在社群中的角色、服务理念的升级、品牌联播与网红直播的结合。从多个角度阐释直播中体验式营销的实现环境、如何展开以及实现体验式营销在直播中的好处,通过大数据精准营销最终落实体验式营销的实现条件。另外,需强调监管来规范行业,2016年11月1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规定指出,往后直播应进行后台实名认证,包括手机号码、身份证件、营业执照等。并指出使用者不得传播法律禁止活动。通过正规的实名制,无形中对主播和直播平台来说多了一层责任心,对自己发布的内容负责,对受众负责。此规定有意漂清直播乱象,为直播的长治发展带来一剂良药,移动直播的体验式营销正是借助了这股端正之风,进行直播规范化的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