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苯甲酸、对苯二甲酸、1,3,5-均苯三甲酸为原料,分别与二氯亚砜反应,以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为催化剂,制备出苯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1,3,5-均苯三甲酰氯三种中间产物。再将制备出的三种酰氯化合物与乙醇酸反应,以DMAP(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制备出了2-苯甲酰氧基乙酸、对苯二甲酰氧基二乙醇酸、1,3,5-均苯三甲酰氧基三乙醇酸三种小分子化合物,由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和NMR(1H核磁测试)证明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的正确性。采用合成的2-苯甲酰氧基乙酸为配体,采用超分子自组装的方法与稀土离子Tb3+、Eu3+进行配位制备出EuL.H2O、TbL.1.5H2O(L=2-苯甲酰氧基乙酸)两种稀土发光材料。由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谱图证明2-苯甲酰氧基乙醇酸成功与稀土离子进行配位。TG-DTG分析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的热性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先失去自由水,再失去结合水变成较稳定的无水配合物,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稀土配合物失去有机小分子配体,最后转化成对应的稀土氧化物。荧光光谱分析表明,TbL.1.5H2O配合物,在295nm激发下,产生了对应Tb3+的特征光谱,5D4→7F6、5D4→7F5、5D4→7F4和5D4→7F3。对于EuL.H2O配合物,产生了对应Eu3+的特征光谱,5D0→7F0,5D0→7F1,5D0→7F2和5D0→7F4。将Tb[L??3.phen]?H2O(L??=对甲氧基苯甲酸)稀土发光材料与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混合,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后吹塑成膜,制备出5种不同质量分数的荧光薄膜。由FT-IR、TG、DSC(差热扫描量热法)、荧光光谱能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稀土发光材料和荧光薄膜性能进行表征。荧光光谱表明,复合薄膜在紫外的激发下的荧光发射峰与稀土材料的发射峰位置相同,488,543,585,620nm。由薄膜的TG和DSC谱图表明,稀土发光材料的引入对LLDPE的热性能基本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