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调查及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高对非典型病原体的认识。 方法 收集2001年11月至2002年6月CAP患者共103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42.56±20.32岁,男性61例,女性42例。取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急性期尿标本及痰标本(无痰者留取咽拭子)进行检测。(1)血清学方法:肺炎支原体:应用日本Fujirebio公司生产的Serodia MycoⅡ颗粒凝集诊断试剂盒检测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阳性标准:间隔2-4周采集的2次标本的血清抗体滴度呈现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嗜肺军团菌:应用美国MarDx公司生产的军团菌间接荧光抗体(IPA)试剂盒检测血清IgG抗体。阳性标准:间隔2-4周采集的2次标本的血清IgG抗体滴度呈现4倍或4倍以上增高(增高至≥1:128)或减低。肺炎衣原体:应用美国Focus公司生产的衣原体微量免疫荧光(MIF)试剂盒检测血清IgG、IgA抗体。阳性标准:间隔2-4周采集的2次标本的血清IgG或IgA抗体滴度呈现4倍或4倍以上增高(增高至≥1:32)或减低。(2)PCR方法:分别选用针对肺炎支原体P1粘附蛋白基因及肺炎衣原体16SrRNA基因的序列作为引物。PCR扩增中加用UDG预处理消除既往DNA扩增所致污染,同时应用内参照检测标本中有无抑制剂存在,若存在抑制剂,则应用标准的酚-氯仿方法抽提DNA,再次扩增。之后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灯观察电泳条带,确定PCR产物大小。(3)尿抗原检测:应用德国Biotest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检测(EIA)方法检测尿中嗜肺军团菌可溶性血清型抗原。阳性标准:OD值>cut-off值。(4)细菌学检测:取患者急性期痰标本或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第一部分: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调查 应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 结果 10 3例 CAP患者,除外 5昆合感染,病原体检出率为 48.5几非典型病原体分布情况:23例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阳性率为22.3儿3例患者诊断为嗜肺军团菌感染,阳性率为 2.9儿2例患者诊断为肺炎衣原体感染,阳性率为1.9地 细菌 培养结果:12例为肺炎链球菌门.7们、9例为流感嗜血杆菌 门.7们、7例为肺炎克雷伯菌(6.8们。6例患者存在混合感染, 5例为肺炎史原体混合其他病原体所致。2 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 患者,YJ 18至40岁为多见(占87%),57%的患者集中在2001 年间 月和12 月。 结论 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社区获得性 肺炎中占据重要地位;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仍为常见的 致病细菌;混合感染不容忽视。
其他文献
<正>直至今日,对如何定义"公共艺术"仍然存有争议。"公共艺术"一词因为前面有定语"公共"两字,理解起来首先应该与挂在私人家里的艺术品不同,即"公共艺术"是属于社会的、公有
阿霉素(Adriamycin,ADR)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蒽环类抗癌药物,它通过嵌入DNA碱基对中影响DNA的复制从而对于治疗各种肿瘤疾病具有明显疗效。但由于治疗过程中所带来的副作用使其
<正>一早期儿童文学诞生于社会对儿童实施规训的需求,直至今天,上述显在的教育意图仍然牢牢地寄居在这一文体之内。在此过程中,人们对于儿童规训本身的概念以及规训方式的理
目的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实施,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方法 通过科室问卷、抽样问卷、出院病人问卷,建立满意度调查网络。结果 在整改中提升服务品质,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大连港自1998年开始内贸集装箱(采用国际标准集装箱)班轮运输。当时仅有青岛海运公司和南青公司的班轮挂靠。1998年9月份以后,中海和中远这两个中国目前最大的船公司相继在大
双宾结构问题一直以来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的汉语双宾结构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为结构主义,一为生成主义。但二者皆有不足。本文试图在句式语法的框架下重新定义
以花叶木槿叶片、茎段、芽为外植体进行的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培养基是MS+6-BA2mg/L+NAA0.2mg/L+2,4-D0.2mg/L;茎段在MS+6~BA3mg/L+NAA0.4mg/L上诱导的愈伤组织有不定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中,中小金融机构是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一个群体。大体而言,这个群体主要包括: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制城市商业银
研究背景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常见类型,也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虽然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的进步改善了ATN的预后,但由于血液净化技术费用昂贵而且为
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全球范围内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成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教会学生“学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