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与扎西达娃小说的神秘性比较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任何一个文学研究者不可回避的,文学从属于文化,因此,单纯在文学范畴中思考,往往会落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也许,探索与文化现象相呼应的文学样式或者思考一种文学现象的文化背景是文学研究的一种理智。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西藏热”便是一种顺应时代的文化潮流。这股潮流是由艺术家们掀起的,它为各种艺术形式提供了深厚的认识源泉。本文的立意在于从文化现象中找到文学存在的方式,文学创作应该有它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同时,文学创作又要从它自身的发展中寻找规律,这便是顺应每一时期文学发展的主潮。在以上两方面的指引下,勾勒出了本文的所属范畴。文中的两位作家马原和扎西达娃正是可以代表这种立意思想的现代主义作家,论文分为四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比较两位作家文本神秘性的异同,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文学背景。在第一章中阐述新时期神秘思潮的源起,从地域性、创作方法和创作主体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阐述神秘性的文学蕴涵,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审美意象来分析文本。第三章论述神秘性的小说叙事,从叙事人称、魔幻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来分析文本的结构形式。最后一章对小说神秘性的差异进行探源,从作家艺术追求的差异和创作主体相对于文本生活是否在场来进行论述。本文从两位作家的文本入手,通过细读文本,体会和找到各自的写作旨趣,将文本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发现两位作家笔下的作品都带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神秘性,于是,借助文本分析的方法,将其神秘性的异同揭示出来,一则,作为文本分析的一种有益尝试,二则,给予热度已经消退的历史文化现象一种温和而冷静的回应。
其他文献
作者研制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过流保护的LD驱动电源,该电源采用电路设计和程序控制算法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输出连续可调的驱动电流,而且还可以针对LD的不同工作电流,自动
吴藻、沈善宝是清代中后期著名的女性文人,她们俩在文学创作、文化选择等方面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她们代表着清末到民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知识女性精神追求的两种
提出一种基于Forward与Flyback拓扑组合的高增益软开关直流变换器,适用于低输入电压、高输入电流的电动汽车、光伏发电系统等应用场合。Forward与Flyback变换单元并联输入串
非常高兴能够与国际出版商协会共同举办"2017国际出版企业高层论坛",这是双方合作的延续,也是国际化的一个起点。$$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
报纸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些年,河北省农业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日益增加,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抗生素等,虽然提高了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的数量大大增加,城市的交通压力随之变得越来越沉重。为了解决当前“停车难”的问题,愈来愈多的停车场开始建立自己的停车应
植物在经受干旱胁迫时,通过细胞对干旱信号的感知和传导,调节基因表达,产生新蛋白质,从而引起大量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变化.干旱胁迫对植物在细胞、器官、个体、群体等水平
唐詩乃中國古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唐詩整理研究亦在學術界碩果累累、熠熠生輝。相比之下,唐詩異文研究卻未得到學界足夠的重視,相關的論著稍顯不足,已有的研究亦多側重文學層面的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调控血管生长作用强、特异性高,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显著;VEGF特异性受体也绝大部分只在内皮细胞表达。因此,VEGF及其受体就成为肿瘤治疗
所谓日记文,即日记体的散文。它的主要特征是:有明确的日期记载,逐日记事,且内容真实可信。关于日记文的起源,人们说法不一,但为学术界所公认的现存最早、比较成形的是唐代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