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使其成为最有前景的动力电池,并应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其他便携式储能设备。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提高负极材料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成为了重要的挑战。Li4Ti5O12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适中的电势(1.5V vs.Li/Li+)以及出色的循环性能,被认为是最具有希望替代商业石墨负极的材料。然而Li4Ti5O12本身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它的导电性比较差(10-13 S·cm-1),这就制约了钛酸锂在大倍率下的性能。本文依据第一性原理的计算,对尖晶石Li4Ti5O12的热力学稳定性、电子结构、嵌锂动力学以及表面形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同时实验方面分别采用了固相法和溶剂热法合成了纯相的Li4Ti5O12,并且研究了合成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固相法中以B-Ti O2的前驱体为Ti源的样品LTO-S-4棒状Li4Ti5O12的倍率性能相对最高,10C下充放电比容量能够达到189.1mAh·g-1。溶剂热法中以乙醇为溶剂的样品LTO-L-1的性能相对最好,0.5C下的循环比容量达到220mAh·g-1。对NaLiTi3O7和Li4Ti5O12的锂离子迁移势垒和扩散系数的计算,表明NaLiTi3O7可以为Li4Ti5O12提供锂离子的高速通道并优化Li4Ti5O12的晶体结构,从而提高电化学性能。采用溶剂热法成功的合成出Li4Ti5O12-NaLiTi3O7复合材料,相比纯相Li4Ti5O12,Li4Ti5O12-NaLiTi3O7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在10C的大倍率下,复合材料的比容量可以达到218mAh·g-1,相对于0.5C时272mAh·g-1的比容量,容量保持率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