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出现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以此为出发点,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以及个案研究法,对新疆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共同搭建的 U-S学习共同体中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通过对近年来国家颁布的与研究生培养有关的政策文本的分析看出,对于研究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一直是未曾减弱的并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同时对于联合培养以及创新的要求呈现出了日益上升的态势,表明研究生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有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能力。在对近五年的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进行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虽然随着国家政策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以及科研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选择深入教育实践场域进行调研的研究生比例逐年上升,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选择纯理论研究所占的比例仍旧比较大。进而借鉴巴纳德的“协作系统”理论,通过对U-S学习共同体中大学教师、中小学一线教师以及研究生三方的访谈,从社会系统、人的系统、物质系统三个方面分析了研究生在U-S学习共同体中的培养现状,对比未参与 U-S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生,分析认为在U-S学习共同体的培养中研究生在实践能力、“双能力”相互转化的效率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仍存在培养目标需进一步明确、凸显培养方案与计划的特殊性、培养过程中沟通不畅等问题。 进一步提出了完善 U-S学习共同体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体系、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促进研究生“双能力”合理转化、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以及根据研究生不同的学科背景增进研究生对于本学科的认同感几方面,以期能够更好地在U-S学习共同体中培养研究生,使研究生获得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