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香港——美国:三地书、半生缘——五六十年代张爱玲小说研读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上海和香港构成四十年代张爱玲的小说世界,那么对解放后的张爱玲来说,上海、香港、美国有她的三地情缘,她后来最重要的中长篇创作,《十八春》、《小艾》,《秧歌》、《赤地之恋》,《怨女》、《半生缘》,就分别写于这三个地方。看张爱玲这三个阶段的创作,颇有风云突变之感。从《十八春》、《小艾》到《秧歌》、《赤地之恋》,作者的政治立场和论调转变得毫不含糊。到《怨女》和《半生缘》,好像又回到了“流言”、“私语”时期的张爱玲,关于大时代小儿女的诠释。然而,在这些变化背后,我看到的仍是或隐或显的不变的鲜活的张爱玲。本文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论述五六十年代张爱玲在三地的三个创作阶段,主要在争议之作和改写之作对照的论述中,寻访张爱玲的影子,探究张爱玲创作道路和艺术风格的变化及其原因,同时穿插上海、香港、美国三地对张爱玲五六十年代创作的深刻影响。 在对《十八春》、《小艾》和《秧歌》、《赤地之恋》的评价中,地缘对立划分十分明显,以致影响了对这两部分作品的基本判断。包括港台在内的海外学者一般认为前者“言不由衷”,乃“生活所迫”,后者才是张爱玲的心声;而内地学者大多认为前者有张爱玲的“真诚欢迎”,后者是香港美新处授权的作品。而我更愿意以一种就事论事的态度,尽可能避免先入为主的政治偏见,来思考这几部小说的得与失。而通过《小艾》、《十八春》和《秧歌》、《赤地之恋》,《金锁记》和《怨女》,以及《十八春》和《半生缘》的比较阅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张爱玲生命和艺术沉潜的轨迹。像张爱玲这类文由心生的作者,在不同阶段的作品中留下了当下的生命体验,这在《金锁记》和《怨女》的比照中可以得到充分说明。 张爱玲研究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从传统的作家作品研究到各种西方文论的运用,“张学”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然而,由于惯性思维和史料的缺乏,解放后的张爱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研究,而且海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多已形成固定模式,未能真正回到文学本身,还张爱玲真实面目。另外,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张爱玲进行多种阐释,给“张学”带来活力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已经对文学研究构成某种“威胁”,在不断消解张爱玲研究的“文学性”。事实上,许多论者认为张爱玲创作的黄金时期在四十年代,对解放后作品的价值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估。本文正是针对现有研究之不足,从一位热门作家的不太热门的角度出发,以期更完整地把握张爱玲一生的艺术追求及价值。
其他文献
自从巴赫金的理论于上世纪后期为学术界重视以来,他的语言学理论往往被视作其文艺批评学的一部分。然而事实上,他的语言学理论作为具有哲学意义的“超语言学”深入影响着他的其
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中,需尤为注重市政工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提高施工当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在这一工作当中,最重要的则为创建完善的施工安全评判准则,创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
摇滚乐作为西方,特别是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崔健让国人了解了摇滚乐,使得摇滚乐成为一个时代的年轻人的标志。经历了动乱后的中国、经历了文化和
  本文以变形金刚为研究标本,研究了中国“80代”的消费主义特征。文章认为,“80代”的成长期和整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转向的变革期基本重合。1998年开始,80代对变形金
乌江公司改制后 ,明晰了产权关系 ,完善了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为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 ,面对西部开发这百年难遇的机会 ,加快了
咳嗽与稀饭的“牵挂”rn吴女士,患阵发性剧烈咳嗽14年,多次肺部检查却没有发现异常,以“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不见好转.这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影响别人不说,自己也常涕泪不止
小麦是北方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只有依据其自身生长特点,利用科学的种植技术,才能进一步提升产量,进而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还要做好病虫害
看包洪波的作品,分明渗透着传统笔墨营养,作品中笔墨酣畅淋漓,浑厚华滋,空灵飘逸,浓淡疏密布局适宜。重笔墨,诗言志,画写心,使他的山水画在可观性与可读性两个方面都显示出独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具有中空结构和豆荚结构的Mn2O3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光电子能谱仪和比表面测试仪对其进行表征,探讨了两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公路设计与公路施工要求不断提高。公路路面面层能够减少地表水,使路基保持稳定状态,但是路面面层要与车轮、大气进行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