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R标记的马铃薯甲虫种群遗传结构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是世界著名的入侵性害虫,严重危害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该虫于1993年被发现传入了中国新疆的塔城地区和伊犁地区,并于2013年出现在中国东北的吉林省。截止2018年,马铃薯甲虫已入侵了中国3个省区共46个县市,对全国马铃薯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揭示马铃薯甲虫在入侵和扩散过程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扩散路径,本研究利用了9对微卫星标记,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中国新疆及邻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共计11个马铃薯甲虫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演化历史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所有种群的等位丰富度A_R和期望杂合度H_E平均值为3.23和0.55,相比Grapputo(2006)报道的欧美种群平均遗传多样性(A_R和H_E分别为6.4和0.68)有明显下降。在中国,新疆各种群的平均值为3.18和0.54,东北地区各种群的平均值为3.44和0.60,马铃薯甲虫种群在东北地区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新疆地区,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吉尔吉斯斯坦种群的A_R和H_E分别为2.96和0.43,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中国所有的种群。哈萨克斯坦种群的A_R和H_E分别为3.12和0.56,接近中国新疆种群遗传多样性平均水平。本研究中所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海拔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因此海拔可能是影响马铃薯甲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因素。2)马铃薯甲虫在入侵的过程中,所有种群都经历了明显的瓶颈效应,并且地理的隔离阻断了除哈斯克斯坦和塔城地区向内陆地区以外的其他种群间的基因流,使中国马铃薯甲虫种群分化为两个不同的支系。第一个支系包括位于天山北坡的所有种群(塔城至木垒);第二个支系包括伊犁河谷、阿勒泰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种群。新疆的两个支系被天山和古尔邦通古特沙漠隔离,地理阻隔是种群遗传格局形成和限制马铃薯甲虫扩散的重要因素。3)近似贝叶斯算法(ABC)结果显示,东北地区的种群和伊犁河谷地区的种群共同来源于欧洲;在新疆,除伊犁河谷地区种群以外,其他种群都是欧洲向伊犁河谷地区扩散过程中分化出的旁支,其中新疆内陆的种群(木垒县和乌鲁木齐县)属于最年轻的一支,来源于塔城。4)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东北地区的3个种群相互间表现出较疏远的系统发育关系,暗示东北地区的种群可能存在多个来源,可能的来源地包括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东北三个种群间基因流非常弱,这表明东北的种群还处于入侵初期,种群没有稳定建立。
其他文献
振动筛作为选煤厂重要的分选设备,其正常运行是确保煤炭高效洗选的关键。本文从筛条断裂、轴承损坏、侧板开裂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振动筛常见故障和处理、改进方法,为提高振动筛
为保障我国畜牧业高效持续健康发展,苜蓿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调制方法不当,造成大量的营养物质损失,苜蓿干草的品质较差,难以与国际市场上苜蓿干草产品比较,严重制约了我
学龄前儿童一股指2至5岁的儿童。虽然不同年龄儿童之间和世界不同地区儿童之间在发展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一些基本特征适用于整个学龄前时期和不同文化的儿童。 这些特
动车组承担着大量的铁路客运,其稳定可靠的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制动系统是动车组可靠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研究适合于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有助于指导动车组制动系
<正>一、业绩评价模式比较及选择(一)业绩评价模式比较业绩评价模式伴随着企业管理的演变而发展,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目标也不相同,业绩评价模式也就
文章简述了当前宜良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动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让课堂效率高
通过对西方高校标志设计图式的梳理与分析,论述了西方大学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远离世俗的、非功利性的气质,并由此创造了西方高校标志不同于现代商业化标志的独特精神
本文简单介绍了基于小电流接地故障信号注入诊断法接地信号源的原理、组成、启动判断流程及阻值选取,结合仿真结果说明接地信号源在小电流接地故障判断中的作用,最后分析得出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日渐突出,既要满足当下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开发的需要,又要确保农业生产用地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维护土地系统的生态平衡,保障永续长远的发展。只有根据区域土地的主导功能合理安排各个区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才能使得区域土地发挥最大功能,提高土地的生产生活生态效益。在对土地功能、土地多功能、“三生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