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与胃是人体重要的脏腑,它们在生理病理存在着许多密切的联系。从肺胃相关这一角度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因病机,是中医理论研究在实践环节上的拓展,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整体观念在脏腑相关性上的体现。研究背景中医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将中医理论研究与临床相结合,为临床服务,这不但是《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造就的中医的必然旨归,也是中医经典的研究方向。脏腑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脏腑之间的关系是中医脏腑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医学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内外相连的整体观,同时也是临床诊治用药的指导。脏腑关系的研究,除了单纯用阴阳五行、哲学、历史或者数理等抽象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以外,如果能够从临床角度分析阐释,则更易察觉它的实质所在的,得出更为合理的结论。肺和胃的相关性在中医脏腑理论中所占比例并不大,相关研究和报道并不多,但在临床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以下简称COPD)中,肺和胃的相关性贯穿了疾病始终,在诸多脏腑关系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这就值得我们对肺胃关系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同时,结合COPD进行肺胃脏腑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COPD是发病率日趋上升的慢性气道疾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渐显著,COPD以其患病人数多、复发率高、死亡率高、治疗棘手、社会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困扰诸多医家和患者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迄今为止,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认识和防治COPD的工作仍然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研究目的本文通过理论探讨和临床资料分析,以肺胃的相关性对COPD的影响为出发点,探求中医脏腑整体观在临床上的应用。理论上对肺和胃的相互关系进行多方面的系统研究;临床上以COPD为切入点,在统计归纳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判断,综合分析临床数据,探讨COPD病因病机规律及肺胃脏腑内在关系,初步探讨肺胃相关性在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体现。为应用肺胃相关理论指导COPD病因病机的研究以及临床的辨证施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在对古今文献的总结和回顾基础上,探讨了肺与胃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方面的相互关系,对COPD的中医病因病机、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2.临床研究:明确COPD的临床诊断标准以及肺系病和胃系病的证型和症状诊断标准,对临床上采集的508份COPD病例,按有无出现胃腑病变症状分为病例1组和病例2组,从性别、年龄、个人史、既往史、患病时间、发病季节、发病诱因、中医证型以及治疗情况九个方面对病例1组和病例2组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病例1组305份病例按照胃腑病变表现的症状进行辨证分型;抽取508份病例中的288份住院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按照病例1组和2组的分组方式分为病例1’组和病例2’组,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和兼症方面对病例1’组和病例2’组进行比较分析;抽取508份病例中的220份门诊病例,分组方式同前,按有无出现胃腑病变症状分为病例A组和病例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轻重程度进行比较分析。3.数据统计方法:采用SPSS12.0医学统计学软件包,所有数据均由计算机统计完成,计量资料测量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病例1组和病例2组比较:两组在性别组成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构成基本趋于一致,男性偏高,两组在年龄组成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年龄1组较2组明显偏高;两组在个人史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有吸烟史的患者占57%,有饮酒史的患者占20%,有饮食偏嗜的患者占12%,居住或工作环境恶劣的患者占7%;两组在有无既往史方面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既往史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4%,其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肾、泌尿系统疾病史是导致COPD并发胃病症状的危险因素;两组COPD患病时间长短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例1组明显比病例2组患病时间要长;两组在发病季节的比较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都是以冬季和秋季发病率高;两组的疾病诱发因素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其中,病例1组的发病诱因中饮食所伤占30%,而病例2组仅占0.15%,1组明显高于2组。从总体上来看,两组病例的发病诱因从高到低依次是:受凉感冒(43.11%)、饮食所伤(18.90%)、刺激气味(15.16%)、疲劳(11.22%)、情志所伤(6.89%)、过敏(2.17%)、其它因素(2.36%)。可见,受凉感冒和饮食所伤是COPD发病的两大诱因;两组中医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例1组中,痰湿蕴肺证型占该组所有病例的45.28%,痰瘀阻肺占36.72%,而病例2组的痰湿蕴肺占的该组所有病例的39.90%,痰瘀阻肺占11.82%,在这两个证型上,病例1组明显高于病例2组;两组就疗程比较分析,其长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例1组疗程明显比病例2组要长;就两组的预后情况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病例1组的临床治愈率为28.20%,病例2组则为54.19%,病例1组明显不如病例2组的治愈率高;病例1组按照胃腑病辩证分型的标准,各证型的百分比差别较大,虚证为98.69%,远远高出实证所占的1.31%。其中胃气虚证例数最多,占87.21%。2.病例1’组和病例2’组比较:两组就并发症兼证的发生情况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病例1’组除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生概率没有病例2’组高以外,其它并发症和兼症的发生概率都比病例2’组高。其中肾、泌尿系统疾病在怖?’组的发生概率为16.33%,而在病例2’组的发生概率为8.70%,病例1’组明显高于病例2’组。3.病例A组和病例B组比较:在19项临床症状中,除口干咽燥、呼吸气短、易感冒、大便溏稀、自汗、盗汗这6项A、B两组病情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以外,其它13项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在咳嗽、咳痰量、口淡不渴、不寐、畏寒肢冷这5项中,两组的病情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01),在腰膝酸软和下肢水肿两项中,两组的病情相比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P<0.01)。总体上来说,A组的病情要比B组的病情严重,A组病变涉及到其他脏腑的概率比B组高。在11项临床体征中,A、B两组每一项指标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舌质、舌苔和脉象这三项体征的比较,A、B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由表中可看出A组的诸多病理体征出现频率高于B组,说明A组的病情较B组严重。A组与B组从舌脉比较来看,A组出现较多的是舌质淡、舌质紫暗,是气虚和瘀血内阻的征象;舌苔多为腻和少苔、无苔,这是痰湿内阻和胃气虚弱的征象;脉象多为弦滑、虚弱、沉细,说明病变部位更偏内,偏虚,痰湿内阻更为严重。研究结论1.在所有508份病例中就诊时出现胃病症状的有305例,约占60%;未出现的有203例,约占40%,两者比例为1.5:1。可见,胃与COPD密切相关。2.在发病诱因上,受凉感冒和饮食所伤为COPD的主要发病因素,说明在COPD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的肺胃相关性多表现为肺气本虚或胃病及肺,内外合邪,肺胃同病。在证型上,以痰湿蕴肺、痰瘀阻肺为主。可见,本虚为COPD主要表现,急性发作期挟实,以本虚标实为主,究其本,多为肺胃虚损,并传变及其它脏腑。痰、瘀是COPD病程漫长的原因,在痰湿基础上形成痰瘀互结是COPD反复发作、病情加重的原因。3.通过对病例1组和病例2组以及1’组和2’组的比较,发现COPD出现胃腑病变症状的患者年龄多偏大,患病时间较长,多有消化系统病史,多为饮食所伤引起发病,多病情严重;通过对病例A组和病例B组的比较,发现在COPD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的肺胃相关性多表现为肺病日久,肺胃同病,由脾胃传变,致使全身多个脏腑受累,尤其是是肾脏。这是造成COPD迁延不愈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