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CRC)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CRC的发病大多与环境因素有关,仅有20-30%的CRC病例与家族遗传相关。在炎症性肠病背景下发生的结直肠癌则称为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CAC作为CRC的一种亚型,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先前对癌睾丸抗原(CT抗原)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CT抗原在多种肿瘤包括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CT55作为潜在的CT抗原,研究报道其在结直肠癌中显著表达,然而,对于它在CAC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却仍然未知。本论文中,我们借助体内及体外实验,首次探索了CT55在CAC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先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CT抗原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在结直肠癌相关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大量CT抗原如MAGE和SSX家族成员在结直肠癌中显著表达。在本课题中,我们首先对收集到的12对临床结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以及邻近非癌组织样品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CT55在6对癌组织样品中表达显著上升。同时,为了验证CT55肿瘤抗原的表达特性,我们检测了CT55在小鼠各个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文献报道一致,CT55在睾丸中表达水平非常高,但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非常低甚至不表达,同时,我们发现在肠组织中Ct55有着非常微弱的表达。接着,我们借助实验小鼠探索了CT55对CAC发生发展的影响,借助CRISPR/Cas9技术,我们成功获取了Ct55敲除小鼠,同时通过构建了AOM/DSS诱导的CAC模型,我们发现在CAC形成过程中,Ct55缺失能够明显缓解小鼠的体重减轻症状;同时,Ct55缺失小鼠诱导的肿瘤数量和大小也明显下降。后续的研究表明,Ct55缺失能够减轻CAC形成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此外,我们还研究了CT55对结直肠癌细胞致瘤特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T55缺失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同时,体内裸鼠成瘤实验也表明CT55缺失抑制了结肠癌细胞的成瘤能力。为了进一步明确CT55在CA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我们借助RNA-seq技术,发现了CT55靶向激活NF-κB信号通路。具体机制研究发现CT55能够和IKK结合形成复合体,进而促进IκBα的蛋白降解,降解后的IκBα释放NF-κB二聚体入核,最终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此外,使用IKK抑制剂IKK 16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CT55对TNF-α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依赖于IKK复合物。总体而言,我们的实验确定CT55缺失能够抑制CAC的发生发展,且CT55-TNF-α-NF-κB通路的发现可能为结肠炎相关的肿瘤的治疗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