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健康中国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群众选择健康体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得更多的人群选择心脏双源螺旋CT检查,在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心脏检查的人中,发现其心肌桥的发现率较其他检查方法检出率高,其心肌桥的长度、厚度等与门诊或住院病人之间有一定的区别。随着CT冠状动脉造影(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A)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双源螺旋CT的出现,其便捷性、费用低、诊断准确性等特点使得该种检查方法可以大规模用于体检病人的检查。目的使用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统计心肌桥的检出率,了解心肌桥在体检人群与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测量并分析心肌桥长度、厚度及心肌包绕程度与临床症状之间关系。方法1.选择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CT室行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无症状体检病人称为体检组,将有症状检查患者称为患者组。其中体检组来源为863例,患者组3005例,总计3868例,包含男性2536例,女性1332例,年龄24~89岁。2.采用Siemens公司双源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得到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的轴位图像,使用Siemens后处理工作站Circulation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3.观察冠脉血管形态和与心肌组织之间关系,评价心肌桥及其分型,测量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厚度,对心肌桥在有无症状患者之间检出率有无差别。结果1.共发现心肌桥662人,其中心肌桥694处,32人为两处心肌桥。其中体检组发现241例,患者组发现453例。2.在体检组的241例心肌桥中,其中位于前降支近段2例,前降支中段140例,前降支远段90例,回旋支1例,左缘支2例,右冠状动脉3例,对角支2例,后降支1例;患者组453例,其中位于前降支近段3例,前降支中段259例,前降支远段178例,回旋支3例,左缘支4例,右冠状动脉3例,对角支1例,后降支2例。3.心肌桥患者中,不完全性心肌桥472例,体检组来源205例,患者组来源267例;完全性肌桥222例,体检组来源36例,患者组来源186例;两组完全性心肌桥在本组中所占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心肌桥病例中,体检组心肌桥平均长度(14.51±5.31)mm,患者组心肌桥平均长度(15.93±7.01)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全性肌桥中,体检组平均厚度(1.71±0.21)mm,患者组平均厚度(2.09±0.91)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T冠状动脉成像心肌桥的检出率较高,心肌桥多发生在前降支。2.心肌桥长、厚更容易引起心肌缺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