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rkov-FLUS模型的洛川县土地利用变化和多情景模拟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大幅提高。然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加剧了人地矛盾。为了在经济发展、资源保护、生态安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需要我们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探究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模拟未来土地利用情况,这将有助于相关部门合理规划国土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缓解人地矛盾,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延安市洛川县为研究区,从数量变化、地类转换、动态变化、空间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五个方面分析了洛川县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综合考虑选取原则和洛川县地类的演变特点,选取了11个驱动因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验证了其准确性;然后导入ANN模块计算适宜性概率,用MarkovFLUS耦合模型,模拟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将结果与2020年现状对比进行精度验证;最后使用该模型设置“自然发展”、“耕园地保护”、“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四种情景,模拟2030年洛川县的土地利用格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洛川县土地利用以耕园地、林地为主,凤栖街道办2000-202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较剧烈,主要为耕园地转为建设用地;2010-2020年比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更为活跃;景观聚集度逐年降低,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加,受人类活动影响越来越强。(2)使用Markov-FLUS耦合模型预测的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拟合效果较好,Kappa系数为0.8403,总体分类精度为89.21%。表明该模型可用于预测洛川县的土地利用分布情况。(3)通过对比分析四种情景下洛川县2030年土地利用情况表明:综合考虑各种限制因素和政策,设定的可持续发展情景,耕园地和生态环境均得到保护,也给发展建设用地留有空间,各地类趋于稳定,土地利用结构更合理,且限制因素和约束政策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4)根据对洛川县二十年间的土地利用演变过程的分析和对203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的结果,提出了三点建议:控制建设用地审批规模,促进节约集约利用;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提升耕地空间质量;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其他文献
本文以西安市主城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资料收集、野外调查、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基础上,应用水文地球化学、统计学以及地下水水质与水污染评价等理论方法,在时空上系统研究了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以及地下水污染分布情况,并通过水质与水污染评价对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水质演化过程,阐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污染途径与来源,为西安市开展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
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突显大国担当,不断塑造先锋角色。我国许多建设企业不断加大对外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投资,许多非洲国家抓住这个机遇不断加大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由于红土粒料在西非众多国家大量分布,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非洲许多国家公路建设工程路面结构中,但是由于科特迪瓦奥迭内至马里边境公路现状道路尚未有完整合理的路面结构,所以本文以科特迪瓦奥迭内至马里边境公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