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作为稀缺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重要的生产资料。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土地的矛盾日趋尖锐,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造成社会各行业用地矛盾突出、土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寻求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诚然,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土地利用构不合理有关,因此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利用犍为县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的数据以及2010-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将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按《全国土地分类》分类体系衔接转化后,通过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土地利用幅度变化,全面分析了犍为县目前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揭示了犍为县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区域差异。另外基于多目标规划理论,构建了适用于犍为县的多目标土地利用动态规划模型,利用统筹软件模型求解,得出不同时段犍为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具体结论如下:   (1)根据犍为县二调数据和2010-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分析,近四年间犍为县土地利用中的主要趋势总体上看农用地的和未利用地的减少,建设用地的增加,在二级地类中的具体表现是耕地、其他农用地和自然保留地的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和独立建设用地的增加。其中在土地利用中涌现的最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及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不尽合理等。   (2)基于多目标规划理论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以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采用规划多目标,设置了10个变量,采用了10个约束条件,并构建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目标函数,通过运筹学软件WINQSB中的GP模块反复运算调试,得出适合犍为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三个方案。   (3)通过对优选出的2015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犍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分析该方案适合犍为县实际情况的合理性,另外根据犍为县对各个乡镇的发展基础,提出将犍为县分区域规划的思路,以期对犍为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犍为县规划的决策者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类活动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土地覆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真实准确的掌握土地覆被信息情况,以便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国内外学者对土地覆被信息的提取做了
小煤矿复产是权宜之计,而犹犹豫豫的小矿主们盼望的却是政策的连续性    6月20日,距国家发改委下达小煤矿尽快复产的紧急通知已近一个月,山西临汾市主要运煤通道临汾至大宁省道上,运煤车仍是稀稀落落,这与2006年前后该路段运煤高峰一堵就是两三天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  临汾市产煤大县蒲县,80座煤矿只有不到四分之一刚刚恢复了生产,连今年年初签订的合同煤都供应困难。  “这些年关于小煤矿的政策反复无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相继开展了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柳州市气象灾害种类繁多,随着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的逐
当前矿区基建项目的建设是整个矿区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基建物资采购的管理是我们物资工作者应探索的重要课题,它将是矿区基建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河北平原光热充足、土层深厚,非常适合冬小麦生长,是冬小麦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但河北麦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严重不足,气候诸要素时、空变化大,而冬小麦作物生长期长,耗水量大,尤其是冬小麦生长的冬春季节,温度和降水年际间变化剧烈,造成冬小麦产量的显著波动。本文引入产量差距的概念,即各水平生产潜力与实际产量之间的差异,来反映冬小麦产量对当地最大生产潜力利用的受限制程度。首先以河北省栾城县为深入分析
玛雅雪山(4447m)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纬度上连接天山、祁连山、太白山和长白山、日本山脉,经度上连接横断山脉以及阿尔泰山和西伯利亚,是探讨冰川发育的气候和耦合机制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