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广州电影研究(1920-1938)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cz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广州作为国民革命的发源地,人们思想解放早,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更高一些。但作为当时新事物的电影,在广州的发展与上海相比,却有着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电影史料的搜集,并结合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些理论对1920、30年代的广州电影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试图描绘出当时广州电影的起兴以及当时广州市民的文化生活面貌。研究发现,民国时期,电影在广州已经取代戏剧成为市民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广州电影院以及电影制片公司也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电影市场基本被好莱坞电影所控制,这使得本土电影发展艰难,但好莱坞电影的引入却给广州市民带来了日益西化的文化消费影响。这一时期,最具广州特色的电影类型——粤语电影诞生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南京政府对粤语电影实行禁绝措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
其他文献
在国家形象的传统研究层面,主流的分析对象均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信息,后虽零星涉及到对新闻网站和新闻博客的内容分析,但实际上依旧分析的是其母报的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本研究截取红军长征行至贵州期间红军的宣传工作为例,对毛泽东早期新闻思想展开研究。毛泽东新闻思想一直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
中西方观演形式的历史源远流长,剧场演出在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成熟,城市户外演出也在社会和民众的鼓励与倡导下蓬勃发展。户外演出是都市文化演出的一种独立的
图像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不仅能传播信息,还能迅速吸引人的眼球,赢得广泛的传播效果。报纸上的图片,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强报纸的吸引力,美化版面,提升受众的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