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站地铁工程中对既有桥梁的综合保护技术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67716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铁道是一项高科技的系统工程。在各国城市化进程中,它是提高城市效率、提高交通质量的必然选择,其建设是城市规划水平与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国家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地下铁道的施工方法从无到有,结合中国的国情,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先后采用了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盾构法、沉管法等施工技术,有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施工技术不仅推动了我国地下铁道建设的发展,同时也应用到城市建设的其它工程领域,推动了我国城市建设施工技术水平的发展。由于地下铁道是在城市中修建,而国内城市规划起步较晚,地铁线路的规划更为滞后,造成现阶段的地铁施工中经常出现新建地铁结构不得不与既有市政桥梁、市政管线、城市建(构)筑物邻近通过的情况。北京地铁十号线国贸站地下结构各洞室穿越国贸桥区域内密集的桥梁基础,形成复杂的“群洞-群桩”状态。在所有环境风险因素中,最苛刻、最敏感、最不可逆的安全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桥梁基础安全。本文对国贸站地铁工程中对既有桥梁的综合保护技术进行了探讨。 ⑴通过大量的工程分析与比选,结合工程自身特点和约束条件,国贸站地铁暗挖结构采用暗挖洞桩法施工。在比选的过程中,对洞桩法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工况进行了受力分析和位移计算,比选论证表明洞桩法是最适合在桥区采用的施工方法;经过后期大量论证和现场实际施工验证,亦体现了洞桩法作为桥区施工的主导工法的优越性;该优势是其他工法欠缺和不具备的。 ⑵通过研究地铁国贸站采用暗挖洞桩法施工对邻近地层和桥梁基础的影响,提出并实施了系统的桥梁基础保护技术。该综合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在规划条件十分苛刻的区域(北京东三环国贸桥区)地铁结构的施工,并且保证了既有市政桥梁结构的安全,体现桥梁基础密集地区地铁设计、施工技术和既有桥梁保护技术的先进性、完整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⑶国贸站结构工程工法及桥梁保护技术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值得在后续地铁建设工程中推广使用。该套综合保护技术能够在地铁安全施工的同时,有效保障临近桥梁的安全,并降低桥梁保护和维修费用。从抑制风险、保证工期、控制造价等方面均具有先进性,并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地表水源受污染程度的加剧,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水处理工艺已经很难满足日益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急需研究开发新型水处理技术。在水量缺乏、水质污染
结构振动控制是振动和控制工程领域内非常有前景的学科之一,尤其是应用智能结构的主动振动控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智能结构具有响应快、自适应、自诊断、自修复等优点,其中压电
正在修订的《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拟推荐几种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梁柱刚性连接形式,隔板贯通式箱形截面柱与梁端翼缘侧板加强式工字形截面梁的刚性连接是其中的
有限单元法是现在工程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数值分析方法,但是传统有限单元法存在计算复杂以及裂缝描述不准确等缺点。针对以上缺点,本文基于三维实体单元,结合平面等效桁架单元
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和维护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其轨道形式多采用无缝线路,纵向力是桥上无缝线路设计的重要因素,在轨道和桥梁设计中都必须考虑此项荷载。研究紧密结合我国城
基础摩擦滑移隔震是一种人们较早付诸于实践的隔震措施,但因为它还存在缺陷使其至今未能很的推广应用,并且基础摩擦滑移隔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摩擦力模型一般由一些非连续或
现今,工业化生产在我国仍处在发展中阶段,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工业厂房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和重要硬件设施,其存在状态直接决定了工业生产能否安全、稳定地进行。随着
随着建筑高度的逐渐增高,风荷载对超高层建筑的影响作用日益突出。为增强结构的抗侧移性能,学者们相继提出了伸臂加强层体系和伸臂加强层阻尼体系的概念。目前主要有2类伸臂加
近年来,我国地震更加频繁,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众多的抗震方法中,基础隔震因为其清晰的概念和有效的减震能力脱颖而出,成为了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基础隔震的隔震
大跨度空间结构是我国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个领域。随着空间网格结构向大跨、超大跨、轻质化方向发展,风荷载往往成为结构设计中的控制荷载,大跨空间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