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临床可并发结膜炎、咽炎、鼻窦炎、中耳炎等,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水平,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优势。导师汪受传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以消风宣窍法为主治疗小儿鼻鼽,并制订有效方剂“消风宣窍汤”,前期研究成果已表明消风宣窍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调控AR发病中的NF-κB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本实验从TLR4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入手,进一步探讨消风宣窍汤治疗小儿鼻鼽的作用机理。 目的: 研究消风宣窍汤对AR豚鼠模型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炎症介质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消风宣窍汤治疗小儿鼻鼽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60只Hartley豚鼠被分为6组,分组时遵循随机区组法的分配原则,六组分别命名为正常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高、中、低剂量组和氯雷他定组。卵蛋白(OVA)致敏建立AR豚鼠模型,通过观察鼻部症状积分、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鼻黏膜病理变化情况评估模型制备情况。药物干预后,ELISA法检测各组豚鼠血清IgE、IL-4、IL-5、IFN-γ、 NF-κB、组胺的含量;各组实验动物鼻黏膜TLR4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来检测,并选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6.0)测定各组样本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 结果: OVA局部致敏后,除正常组外均出现了典型的AR症状,鼻部症状评分叠加积分>5分,鼻黏膜分泌物涂片均发现EOS,消风宣窍汤治疗后,各组局部症状叠加积分、鼻黏膜分泌物EOS计数均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消风宣窍汤各剂量干预组豚鼠血清总IgE、组胺、IL-4、IL-5、NF-κB的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而血清中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鼻黏膜病理性改变均减轻。与模型组比较,消风宣窍汤治疗后豚鼠鼻黏膜TLR4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P<0.01)。 结论: 消风宣窍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降低AR发病过程中TLR4/NF-κB的高表达,进而调节T细胞免疫失衡,减少IgE的生成,减少EOS的活化,减少组胺的释放,从而发挥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