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但随着内部控制在国内外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内部控制引入行政事业单位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而高校作为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事业单位,如何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也备受关注。在社会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2016年李克强总理提出改革新思想,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公共管理部门改革的核心任务,我国高校也应顺应改革要求,提高服务质量。然而,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却频频发生任职人员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问题受到处分的事件,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形象,不利于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如何通过规范经济业务保证资产安全和财务信息真实,从而实现防范舞弊、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的目标,成为目前其面临的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而内部控制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手段被应用到高校中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河北省XZ学院为例,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和高校进行内部控制方面研究的文献和理论知识,并分析了高校内部控制与企业、其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区别;其次,依据实地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有关XZ学院内部控制相关资料,对其内部控制建设全过程进行分析,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框架和要求,从内部控制的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对该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风险评估过程及结果进行剖析,提出该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问题及应对策略,并对该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后期运行提出建议;最后,通过对比XZ学院内部控制建设前及建设后实际运行近一年时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即该单位在内部控制系统实际运行后,其各项经济活动规范性大大提高,相关经济风险显著减少,内部控制目标基本得以实现。这也说明了内部控制对规范高校的经济活动、打击高校的贪污舞弊行为、提高高校的公共服务水平有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