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精神生态视域下的杜甫诗歌“山意象”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aowa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是唐朝诗歌作家的杰出代表,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诗史”。“山意象”是杜甫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按照杜甫不同时期的人生历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这很值得用精神生态批评的方法来发现。诗圣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思想中带有鲜明的儒家色彩。本文就从杜甫思想里的儒家本色出发,按照杜甫人生经历的不同阶段,根据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杜甫精神状态的特殊性,结合儒家精神内涵,总结出杜甫青年时期思想中“仁”的积淀,壮年时期头脑中“忧”的心境,中年时期秉持“义”的理念,晚年时期达到“和”的境界,四种在杜甫不同人生阶段占主导地位的儒家理论范畴。由于不同时期杜甫精神生态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思想,会直接影响到杜甫的诗文创作,所以杜甫诗歌创作中“山意象”的整体写作风格也会根据精神状态的变化而产生差异,本文总结杜甫四个不同时期“山意象”的写作风格分别为“苍翠巍峨”、“苍郁雄厚”、“苍劲深远”、“苍凉萧瑟”。文章从儒家精神生态的角度,探讨诗文创作中“山意象”的存在意义,并探寻杜甫诗歌中的“山意象”对儒家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将杜甫精神生态的发展具体到“山意象”描写的风格转变上,不仅有利于对杜甫精神生态转变的全面把握,进而对整体儒家精神生态做到深刻理解,还能够扩大生态批评的批评空间、研究视域,给生态批评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宗巴音凹陷是蒙古国东戈壁盆地的主要生油凹陷,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走高,近期在宗巴音凹陷内的勘探开发异常活跃。随着钻井工作量的增加及地质研究的深入,宗巴音凹陷油气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快的背景之下,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将难以满足人们的养老需要,这就需要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型的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家庭
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对于客观物象的描绘只求得其“意”而忘其“形”。水彩画虽然是外来画种,但移植到中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收和消化,在文化、观念、技法等各个方面渐渐摆脱了西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人口的增多、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在明显的加快。进入21世纪,这一趋势还将不断加强。但是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同时也带
介质垂向非均匀性和内在各向异性都会导致反射时距曲线偏离双曲形状。基于传统双曲时差方程的时间域成像方法不能准确归位远偏移距或大入射角地震波能量。将已有非双曲时差方
图式理论和“词块”理论一直被用来研究外语教学的许多方面。图式理论强调词汇之间的联系,而“词块”理论强调词汇之间的搭配。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把两者结合起来应用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接壤国家众多,周边的稳定才能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所以一直以来中国都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看得尤为重要。加强中国周边外交话语权建设就是中国
<正>记者:于1925年创立于德国的"费斯托工具"是全球享有盛名的气动、电动及工厂车间用专业工具系统的生产商与供应商,费斯托工具于1996年进驻中国,如今已入华20年,在这20年的
总结门成福教授应用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病的经验。门老治疗月经病主张分期治疗,即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并提出了"调肝、理脾、补肾"三法则,在调经四期中多以四物
针对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主力含油区块在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吞吐周期高、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等问题,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在杜84块超稠油中的溶解性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