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功能光学薄膜的磁控溅射工艺及物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功能薄膜涉及到光电产业、国防、环境科学等众多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本文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几种新型光学功能薄膜,主要包括:SiOx薄膜、YSZ耐高温光学薄膜、TiO2光催化和自清洁功能薄膜。通过对材料的筛选,对薄膜材料微结构及性能的调控,以及对制备工艺的研究与优化,取得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文中还对影响光学薄膜性能的内在因素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不同氧化程度的SiOx薄膜,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退火对其光学参数的影响。讨论了SiOx材料体系在不同温度下退火后,薄膜的微结构与组成的演变过程,具体包括相分离引起的成分变化,退火对样品应力的释放和对缺陷的修复作用,以及不同氧化程度薄膜折射率的变化机理等。 2.针对光学薄膜在高温下的应用,研究了Nb2O5、Ta2O5等传统光学薄膜材料在高温下微结构及光学参数的劣化;提出了钇稳定氧化锆(YSZ)材料在耐高温光学薄膜领域的应用。从光学参数和微结构的稳定性等方面讨论了YSZ薄膜材料的耐温性能及机理。所获得的YSZ/SiO2多层膜光学器件在800℃下光学性能无明显退化。该结果拓展了光学薄膜在高温条件下的应用前景。 3.发现了ZnO前驱层对TiO2薄膜的结晶增强的效应,并研究了该增强效应的机理。提出了利用ZnO前驱层来调控TiO2薄膜的结晶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方法,研究了TiO2/ZnO薄膜的光催化和自清洁性能及影响因素。利用磁控溅射技术获得的TiO2/ZnO双层结构薄膜表现出比单层TiO2薄膜更加优越的光催化活性和亲水性。这一结果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产品版权的保护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数字水印技术已成为解决数字多媒体版权问题的主要工具。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被认为最有希望可用于聚变堆的第一壁/包层的结构材料。本论文的目的主要是探讨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的辐照损伤机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CLAM钢辐照前的
在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与电解液在固液相界面上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覆盖于电极材料表面的钝化层,这种钝化层是一种界面层,具有固体电解质的性质,是电子的绝缘体却是离子的良导体,被称作固体电解质中间相(简称SEI膜)。SEI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循环性、功率特性、储存寿命以及安全性等电化学性能,因此SEI膜研究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有无
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电子薄膜材料,Si已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太阳电池、液晶显示、记忆存储以及特种半导体器件中都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近年,随着各类纳米薄膜材料与纳米量子器件的兴起,具有纳米晶粒多晶Si薄膜的结构制备与电学特性的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氧化锌(ZnO)是Ⅱ-Ⅵ族直接宽带隙半导体(室温带隙3.37eV),因为具有较高的激子束缚能(60meV),使得它成为理想的下一代紫外发光二极管和
本文从Fe3O4纳米粒子出发,分别制备了Fe3O4/ZnO及Fe3O4/ZnO/Au新型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对两种复合材料的表面结构、光学和磁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研究
学位
Cu-BTC是由二聚铜-苯-1,3,5-三羧酸酯为基本骨架单元所构成的周期性骨架材料,本文使用构型偏移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三种室温下随气体逸度不断升高的二氧化物气体(SO2,CO2,NO2)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