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β-D葡聚糖检测在继发性腹膜炎患者中的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近些年来,外科患者中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病率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很大一部分为腹腔真菌感染患者,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发生腹腔真菌感染的几率更高,且病死率极高。这些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传统的诊断方法,如培养、病例组织学方法以及图片镜检等,存在周期长、取材困难、易受干扰、敏感性低等缺点,对早期进行效抗真菌治疗的指导意义有限。1,3-β-D葡聚糖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而其他微生物、人和动物细胞内外均不含此种成分,同时,它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当真菌被集体清除,含量降低时,1,3-β-D葡聚糖在体液中的含量也迅速降低,这使得(1-3)β-D-葡聚糖水平与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对于深部真菌感染具有诊断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在继发性腹膜炎患者中,血浆以及腹腔液1,3-β-D葡聚糖检测对于诊断腹腔真菌感染是否具有提示意义。 目的: 探讨继发性腹膜炎患者早期血浆以及腹腔液1,3-β-D葡聚糖检测的意义。 方法: 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以及GKT-100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以及腹腔液1,3-β-D葡聚糖的含量,临界值取20pg/ml,对结果进行x2检验。 结果: 患者入院第1,3,5,7天,血真菌抗原阳性率在33%~100%;入院第5天,血真菌抗原阳性组的腹腔液真菌抗原阳性率为62.5%,血真菌抗原阴性组的腹腔液真菌抗原阳性率为10%,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5.15,P<0.05)。 结论: 继发性腹膜炎患者中,早期检测血浆和腹腔液1,3-β-D葡聚糖含量对早期诊断腹腔真菌感染具有提示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统计分析各种常见胃上皮下病变所占的比例和分布情况,获得它们的分布规律。 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我科2002年至2008年以超声内镜影像诊断的几种常见胃上皮下病
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术后肿瘤复发有明显复发倾向,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寻找其生物学标记物,对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进行判断,开展治疗。Survivin是新近发现的IAP家族的
目的: 探讨用新型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 方法: 对自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应用Onyx液态剂栓塞32例脑动静脉
决明子的栽培技术孙春青①曹淑华②①山东医科大学附院,济南250014②山东医科大学药圃,济南250014为豆科植物决明CasiatoraL成熟种子供药用。性味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其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