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民间慈善,是指社会自发地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再分配,对其他社会成员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生活困难予以物质援助的社会安全机制.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历史上民间慈善活动的专题研究一直较为薄弱,已有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在明清及近代两段,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的研究更为薄弱.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有关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的相关研究成果只有数十篇论文,且主要集中在家族义庄问题方面,系统研究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的成果尚很少见,完整的研究专著更是一部未见.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的系统梳理,建立起关于宋朝社会以至中国古代社会民间社会援助的运行规律的认识.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民间慈善的概念以及与本课题有关的一组问题.第二部分从赈饥救荒、济贫恤穷、扶弱解困、公益事业四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宋朝民间慈善各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从宗亲慈善、社区慈善、周朋恤旧、民间互助四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宋朝民间慈善活动各个方面的基本结构.第四部分从士人官员、乡绅富民、僧道群体、妇女群体四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宋朝民间慈善不同主体对民间慈善活动的贡献.第五部分从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功能、动力、地位四个方面对宋朝民间慈善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通过对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的系统梳理,得出三个主要结论:(1)宋朝民间慈善活动内容广泛,格外活跃,取得了远超前代的巨大成就;(2)宋朝民间慈善活动与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密切相关,是促使民间社会发育的重要契机;(3)宋朝民间慈善活动是中国历史上民间互助互济悠久历史传统的延续,是解决当今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要精神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