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轻张量介子跃迁形状因子及相关半轻衰变的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i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末态涉及轻张量介子的重介子遍举衰变过程包含丰富的物理内容,对于理解张量介子的基本性质、电弱相互作用的手征结构以及寻找可能的新物理信号具有重要的作用。张量介子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1,属于P波介子。与赝标量介子、矢量介子这样的S波介子相比,人们对涉及张量介子的过程研究的还比较少。近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实验上已经发现了大量涉及轻张量介子的过程并且对其进行了测量,因此有必要从理论方面对这类过程做进一步的研究。遍举衰变过程中非微扰贡献的计算在粒子物理中一直是一个难点。跃迁形状因子是描述这些非微扰贡献的重要物理量,本文在重夸克有效场论(HQEFT)的框架内,利用光锥求和规则计算了B、Bs到轻张量介子的跃迁形状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遍举半轻衰变过程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在理论综述部分对研究所用到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及计算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重夸克自旋味道对称性与重夸克有效场论、P波介子(包括标量介子、轴矢量介子和张量介子)的基本物理性质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我们在HQEFT框架内,利用光锥求和规则计算了B、Bs到轻张量介子a2(1320)、K*2(1430)和f2(1270)、f′2(1525)的跃迁形状因子。与矢量介子情况类似,在重夸克展开的领头阶,与稀有衰变相关的张量类型跃迁形状因子T1、T2、T3可以由半轻类型跃迁形状因子A1、2A、A0、V直接得到。利用当前跃迁形状因子的计算结果,我们对相关的遍举半轻衰变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分支比、纵向极化分数等可观测量。研究表明,大多数衰变道的分支比达到了10-4量级,纵向极化分数约为(60-70)%,这些结果可以被LHCb、BelleII等将来更为精确的实验所检验。
其他文献
拉曼光谱是分析物质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正常拉曼散射的强度极其微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拉曼光谱的应用范围。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研究者们发展了多种新型拉曼光谱技术,其中之
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量子信息。量子信息的重要分支---量子通讯已广泛地涉及到量子密码通讯、量子密集编码以及量子态的隐形传送等。该论文在以下几
RMMnO钙钛矿型锰氧化物由于发现其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巨磁电阻效应(CMR),近年来成为凝聚态物理前沿研究热点之一。这类材料呈现出丰富的物理现象:如巨磁电阻、巨压电阻、自旋
奇特态或多夸克态,是一种全新的物质结构形式,其是否存在以及它的结构和性质问题一直麵子物理领域感兴趣的研究前沿。  本文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下,应用共振群方法,研究和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