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性”的写作——论朱文的小说创作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huan40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90年代初,文坛上崛起了一个年轻作家群——新生代作家群,他们带有新潮与前卫意义的独立个性的艺术追求和表现风格一直是文坛近二十年来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新生代小说家中,朱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他和韩东发动的"断裂"行为更是对90年代的文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朱文的个性是鲜明的,陈晓明曾这样评价朱文:他自信、偏激,有着巨大的勇气和执着的理想,"没有人像他这样对一种歪歪扭扭的生活充满了热情,充满了不懈的观察力。这就是朱文。"朱文之所以对歪歪扭扭的生活充满热情和不懈的观察力是因为他有着对"本质性"写作的强烈追求,本文试图以朱文的写作追求为出发点来分析朱文的小说创作。
  虽然目前对于朱文己有数量可观、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但是单从朱文"本质性"写作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现在还不多也不深入,所以有可以继续开拓的空间,因此,本文想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以此来达到系统、深入分析朱文小说的目的。另外,对于朱文相关主题的研究尤其是对幽暗意识的分析还相对薄弱,本文希望能在这方面有所开拓。
  我所理解的朱文的"本质性"写作是一种个人化的写作,是书写作家个人生活体验、生命经验的个人化写作,是朱文在基于他对世界、生活体验认识的基础上所做的还原、勘探人的真实存在状态、精神面貌、深层心理等方面的努力。它主要包括四个关键词:本真存在、无聊、颓废和幽暗意识。第一个关键词代表了朱文对于人存在状态的真实还原。后两个关键词则深入到了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勘探,分别体现在了外观上的精神表象和内蕴上的精神实质上。最后一个关键词则更进一步地深入到了人的深层心理,通过开凿人们的幽暗意识来达到揭示真实人性的目的。朱文"本质性"的写作是朱文从自身感受出发所从事的揭露真实和可能性存在的个人化写作,这种写作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作家的创作意识和文学观念,同时在人物形象塑造、人性深层挖掘等方面也有更进一步的丰富与深入,它为当代文学的发展尤其是90年代文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献
报纸
会议
会议
报纸
期刊
报纸
期刊
报纸
期刊
"十七年"时期,政治抒情诗凭借出色的政论色彩迎合了主流意识形态而盛行一时,大放异彩。  而现今,当我们抛开"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反映和参与时代的价值,忽略其所隐含的非文学或者说超文学的功能性意义,立足于诗歌本体立场,着眼于艺术表现方式,亦可惊喜于其卓越的艺术创新力及诗美内涵。建国后,在浓重政治环境的推动下,政治抒情诗整体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峰,不单是诗歌与政治的融合,作为文学体的诗歌本体也日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