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部署。自此,社会治理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和学术概念受到了政府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创新社会治理需要社会工作的参与和介入,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在价值理念、达成目标、改进方式和作用空间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探讨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和经验,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维持社会稳定的专业效能。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甘肃省三家有代表性的社会工作机构为研究对象,与机构工作人员深入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并通过网络、文献收集到甘肃其他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内容,以及甘肃省政府出台的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经过资料的整理分析对甘肃省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进行了解和研究。研究发现,甘肃省政府通过制度设计,确定了一系列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依据;甘肃省的社会工作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三社联动、能力建设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到救助弱势群体、扶贫攻坚、整合社区资源等行动中,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然而,在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制度设计与政策的具体实施存在差异;评估指标脱离实际,打压社工参与热情;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参与范围有限;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不足。本文尝试针对甘肃省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对策建议,呼吁从完善机制保障、优化评估方案、改善社会环境、加强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以期有助于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和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