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成语英译解析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快速发展使汉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汉语成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外国人学习的难点。寻找有效的方式翻译、理解汉语成语是一个有意义也是一个挑战性的、经久不衰的课题。隶属于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能够为汉语成语的英译提供有效的指导。根据框架理论,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式是生成框架的触发器。很显然,语言不同,框架也不同。一个特定的汉语成语激活英语中完全对等的框架结构,这是非常少见的。所以本文的目的旨在以框架理论为指导,寻找出翻译汉语成语时合适的、英语读者易于接受的框架形式,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力求找到不违背源语成语意义、意境等各方面的与源语相似的框架。因为文化与框架关系密切,本文重中之重是讲解汉语成语中文化色彩强烈的成语的英译以达到分类清晰,层次分明,框架明确,读者易于接受的翻译效果。应用框架理论指导汉语成语英译,还是关于规化、异化的问题。所以文中对框架理论与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框架理论同时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不谋而合,更证明了它在翻译中的实用性。文章的最后将框架理论与功能对等理论挂钩,更深入的探讨指导翻译实践的两个理论之间的关联及差异。
其他文献
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1926——2005)是当代英国文坛著名的后现代作家。他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自1969年问世以来因其主题的新颖和对叙述技巧的创新而备受文学批评界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一股备受关注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批判了统治西方达两千多年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思想。解构主义翻译观挑战了传统的翻译
从修辞的视角看,大学英语教师就是典型的修辞者、演说家,而学生则是听众。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认为,演说具有三种魅力:逻辑的,情感的和伦理道德的。同时,亚里士多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戏剧家之一,也是二战以来最杰出的剧作家。《欲望号街车》是他的代表作,为威廉斯赢得了三项戏剧界大奖:普利策奖、唐纳森奖和纽约剧评奖。同
同声传译是一项高强度的语言认知活动,同声传译的质量会受到众多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包括源语的信息密度(主要参考对象为语言难度和源语语速),发言人的口音,现场的噪音,语言对之间
期刊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英国文坛常青树”。她以创新的、多变的文学视角和丰富的创作成果享誉世界文坛,并于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近日,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延安饭店隆重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文联主席施大畏,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市文联副主席、巡视员迟志刚等出席会议。上海各设计类公司和兄弟单位都发来了贺信贺电。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主席汪大伟所作的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关于〈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章程〉修改的报告》,选举产生了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新二届
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当今世界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网络的便利以及传递即时信息的速度等优势使它能够在公众中得到普及。标题能够引导读者进行信息查询,是新闻报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