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教育部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前教育首次作为独立章节出现在国家教育改革政策中。这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然而,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且合格教师的缺口大,缺乏优质师资补充的渠道,这显然成为制约学前教育事业良好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与幼儿园教师缺口较大相比,我国中小学由于近些年适龄儿童的减少,出现结构性剩余的问题。因而,通过相关政策引导将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入幼儿园工作,成为补充幼儿园教师渠道一种策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在以上背景下,笔者确定了以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现状为研究问题,运用了问卷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以吉林省为例,调查了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现状,在呈现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总结问题,提出建议。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界定了论文的核心概念,即幼儿园转岗教师、幼儿园教师培训,并对幼儿园转岗教师、幼儿园教师培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归纳。第三部分,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现状与分析。呈现幼儿园转岗教师基本信息及培训现状。其中,对于培训现状的阐述主要分为转岗教师培训意向与动机、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形式、培训满意度五部分。研究在呈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现状。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通过上面的分析,归纳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研究的结论主要为以下四点,第一,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对转岗教师帮助较大,转岗教师培训意向与动机积极;第二,幼儿园转岗教师缺乏岗前培训的机会;第三,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对转岗教师特点的针对性不强;第四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形式与培训内容缺乏有效的结合模式。针对以上结论,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完善转岗制度,严把转岗教师培训关;第二,建立见习与实习制度,帮助转岗教师适应幼儿园工作;第三,关注转岗教师需求,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第四,注重培训形式的互动性与反馈性,探索培训内容与形式结合的有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