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地上的“战役”》批评史考察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her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翎的小说《洼地上的“战役”》是“十七年文学”阵营里被边缘化的一种独特存在,虽然曾引起一定争议,但是作品的艺术魅力却经受住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它从五十年代的褒贬不一,到中后期的大批判,再到解放思想潮流,呈现出多话语、多角度的全面解读局面。本文拟用文献分析、文本细读的方法并借鉴接受理论相关观点,结合《洼地上的“战役”》创作前后的情况,通过梳理、考察该小说在五六十年代和新时期以来的批评情况,目的在于吸取并总结该小说在批评史的不同评价中所带来的教训和经验。本文共包括五部分内容。绪论主要概述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一章是《洼地上的“战役”》创作前后。主要探讨“七月派”小说家路翎在五十年代作为胡风分子的现实处境以及他赴朝前后的情况,文本的美学特色。第二章是五六十年代批评界的反应。主要梳理、考察该小说在五六十年代革命政治文化背景下遭受的大批判,从初期到中后期阶段的批评中探讨这场大批判背后的历史逻辑。第三章是新时期以来的批评情况。主要研究在思想解放语境下对该小说的多样化、全面化解读,探究人们的评价和鉴赏能力、批评活力在这种历史前进过程中的有效释放。结语主要是《洼地上的“战役”》批评史的总结和认识。探析该小说在批评史中差异化理解的原因,重点是从该小说批评史中吸取教训与经验,从而考察在不同历史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念、审美意识、读者的期待视野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五十年代,《洼地上的“战役”》因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内涵,而成为题材禁区,进而被裹挟进这场无硝烟的意识形态风暴之中。新时期以来,研究回到了作品本身、文学本身,回归到了对“人”的关注与研究。这部作品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受到的批评,将会在后来数次的批评中不断被阐释和补充,即整个批评过程一定会经过不同时代的历史变迁,从而在反复评价的批评链条中获得文本自身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白介素-11(IL-11)是白介素-6(IL-6)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功能多样性的细胞因子。此前,许多研究已经证明IL-11具有潜在的抗炎及抗凋亡作用。本实验旨在探讨IL-11在小鼠肝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
以制造商、零售商以及第三方回收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建立三个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研究其均衡解;本文主要研究了处理基金对于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在制造商
目的:研究肺动脉平滑肌中NAADP/TPCs/Ca2+信号通路在慢性低氧状态下的表达改变,及这种改变与肺动脉平滑肌增殖的关系,从而为研究低氧性肺血管重塑(HPSR)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
目的分析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caudal type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CDX-2)、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growth facto
为严守耕地红线、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支撑中部地区崛起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评价CIK细胞对人型前列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免疫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建立人型前列腺癌PC-3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48只,并且随机分为CIK免疫治疗组(n=
目前,我国正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痴呆的患病率不断升高,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现
自“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被提出,至今已经度过了六年时间。在这六年中,“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成为中国当下具有深远意义的外交举动,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共鸣和影响力。“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中国政府及新闻界格外关注的问题。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场域中,“一带一路”各传播节点共同形成了一个怎样的传播网络?在传播网络中,不同传播节点之间呈现什么样的关系?传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