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草属植物观赏性评价及杂交育种初步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鼠尾草(Salvia L.)原产于热带,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花期长,花色艳丽,观赏价值高等特点。但由于北方地区冬季严寒,我国鼠尾草属种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掘,很多优良品种的鼠尾草没有应用到园林观赏中。鼠尾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前人对部分品种鼠尾草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但没有对鼠尾草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评价。因此,本研究针对我国常用及新优鼠尾草种(品种)进行观赏性资源评价,选取综合表现较优的鼠尾草,进行杂交育种初步研究,为鼠尾草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新品种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42个鼠尾草品种植株的28个形态指标观测,结果表明,不同鼠尾草的蕾期、花期差异显著,自然条件下,花期多维持在100~120 d左右。在形态上,不同品种鼠尾草株高冠幅相差明显,种间变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遗传变异水平丰富。(2)选择具有观赏代表性的20个性状进行资源评价,通过花、叶、适应性、整体表现4方面对42个鼠尾草品种打分。结果表明,株高、花型、花量、花色的多样性在植物应用和选育中,具有较高价值。红花鼠尾草、草原鼠尾草、一串红、天蓝鼠尾草等16个品种鼠尾草表现优异,在综合评价中评为Ⅰ级。(3)在亲本选育中,不同开放时间内花粉的活力不同,随着花朵开放天数增加,花粉活力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开花后1 d的花粉活力最大,此时为最佳授粉时期。对于母本来说,鼠尾草在开花期间均具有柱头可授性,柱头可授性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开花1-2d时柱头可授性达到最强,授粉更容易成功。通过对杂交亲本进行花粉荧光观测,正反交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当以夏日宝石作为母本时,比蜂鸟为母本更容易受精结实。种间杂交亲和性普遍低于种内杂交,草原×异色的组合,出现受精缓慢、花粉管畸形等现象,无法产生有胚种子。(4)杂交育种初步研究表明,设置的10种种间杂交组合,其中小籽×蜂鸟,展望×草原组合杂交出现不亲和现象。其余组合均有一定的座果率及结实数;在设置的22个正反交杂交组合中,当以夏日宝石为母本时,有相对更高的座果率,且均有结实,与蜂鸟杂交时,座果率可达39.62%,说明种内杂交比种间杂交更容易结实。正反杂交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杂交后代表型性状的研究,子代性状多数偏向母本遗传,叶和花性状出现杂种优势衰退趋势,出现明显趋小指标。
其他文献
随着Higgs玻色子的发现,人们已经发现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预言的所有基本粒子,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但是目前对于强子结构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传统的夸克模
目的通过本临床研究,观察天地解郁汤治疗阴虚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为天地解郁汤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阴虚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予以舍曲林治疗,观察组联合天地解郁汤治疗。观察周期为2个疗程,共12周。记录治疗前后HAMD、NIHSS、ADL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
在运筹学中排序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传统的经典排序中加工时间一般是一定的常数。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任务的实际加工时间经常会受基本加工时间、
本文研究可压缩气体在一个缓慢扩张球中的解的整体存在性和长时间行为。气体由Boltzmann方程描述。假设扩张的球是Ωt={x∈R3:|x|
本文主要研究了离散Lomax和离散Rayleigh分布。Lomax分布被视为指数和Gamma分布的混合分布。由于Lomax分布包含了单调递减和单调递增的失效率,使其在研究医学、生物和工程等
磁性多层膜所具有的巨磁电阻效应自问世以来对磁电子学、凝聚态物理学和材料学等学科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磁性多层膜广泛地应用于存储、家电、工业器械等方面,极大
本文主要整理了C*-代数与有限维逼近[1]中的一些基本定义和定理,重点整理了Stinespring定理,Arveson扩张定理以及Voiculescu定理,主要参考了Brown和Ozawa的书[1].但对其中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1.5keV电子穿越玻璃直管/锥管的时间演化的二维角分布,主要包括2个部分1对低能带负电荷的电子束穿透绝缘高绷硅玻璃管的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观察到了低能电子
守恒和耗散系统广泛来源于天体力学,分子动力学,电路模拟,量子力学和电磁学等科学领域。能量是刻画守恒和耗散系统的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从保结构算法的角度来看,好的数值方
相对于无机催化CO_2还原,人工生物-光合成系统还原CO_2更好地利用了无机光催化材料的高感光性和酶催化的高效、高选择性之间的协同作用。在该体系中,限制光催化效率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就是氧化还原活性辅酶因子的光催化再生效率。在众多的半导体催化材料中,具备光催化功能的C_3N_4,由于具有合成简便、较高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较好的电子能带结构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C_3N_4本身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