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苯的水生生态风险评价——以松花江污染事件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06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测定了松花江污染事故中主要污染物之一硝基苯(NB)对斑马鱼成鱼、仔鱼的急性毒性效应以及硝基苯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研究了硝基苯对耐污种红虫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了温度和溶剂对硝基苯毒性实验的影响;进行了硝基苯的清水恢复实验;并初步探讨了硝基苯对斑马鱼仔鱼和胚胎DNA的损伤情况。依据硝基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对其毒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探讨。 在研究硝基苯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的基础上,本文依据硝基苯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合大量的硝基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以松花江污染事件为例,评价硝基苯对单种水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群落的风险,最后对硝基苯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斑马鱼成鱼、斑马鱼仔鱼和红虫为实验材料,用硝基苯进行致死毒性实验,得到24h,48h,72h,96h的LC<,50>值。其中,斑马鱼成鱼 96h LC<,50>=112.60 mg/L、斑马鱼仔鱼(孵化后0h染毒)96h LC<,50>=309.11mg/L、斑马鱼仔鱼 (孵化后120h染毒)96h LC<,50>=128.27 mg/L、红虫96h LC<,50>=448.10 mg/L。同种条件下,斑马鱼仔鱼孵化后0h染毒所得LC<,50>值远高于孵化后120h染毒所得的LC<,50>。刚孵化后的斑马鱼仔鱼对硝基苯的耐受性远高于斑马鱼成鱼,与红虫的比较接近。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仔鱼对硝基苯的耐受性减弱。 硝基苯对斑马鱼仔鱼具有明显的致畸致突变作用,可以致仔鱼心胞囊肿和尾部畸形。硝基苯对斑马鱼成鱼的安全浓度为31.81 mg/L。相对于其他鱼种,斑马鱼成鱼对硝基苯的敏感性居中。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对硝基苯的毒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硝基苯对斑马鱼胚胎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会造成胚胎的畸形或死亡,随着硝基苯对斑马鱼胚胎的作用时间减短,其致死效应敏感性降低,其中0hbf组的LC<,50>最小,72h LC<,50>=57.04 mg/L,48hbf组的最大72h LC<,50>=278.44 mg/L。斑马鱼胚胎对孵化后0h染毒的硝基苯最敏感,最敏感时段为受精后0~6h。硝基苯对胚胎产生急性毒性效应的敏感指标为:心胞囊肿>无心跳、血流循环障碍>停滞发育>尾部畸形等畸形。斑马鱼胚胎最敏感的指标为48h心胞囊肿和72h半数致死效应。温度和溶剂对硝基苯毒性有一定影响:温度升高,硝基苯毒性增强。酒精组的LC<,50>值小于丙酮组LC<,50>值。溶剂对硝基苯毒性起到了联合作用。 相同的染毒时间,不同发育阶段的斑马鱼对硝基苯的敏感性不同。斑马鱼整个生活周期对硝基苯的敏感性为:胚胎早期(0~6h)>成鱼>胚胎晚期(48~72h)>仔鱼冬季的低温天气和鱼类经硝基苯暴露后转入清水能够恢复这一特点减轻了松花江污染事故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不过松花江污染事故发生时的硝基苯超标程度对鱼类产卵孵化具有一定威胁。 从硝基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来看,松花江污染发生时的硝基苯浓度对绝大多数水生生物具有高风险,不过污染过后的硝基苯可能残留量对大多数水生生物没有风险。应用水生生物群落模型得出,当暴露浓度为0.017 mg/L(标准)时,硝基苯对水生生物具有潜在危险,松花江污染过后水体中硝基苯的可能残留量对水生生物无风险。 硝基苯健康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当暴露浓度为 0.017 mg/L (标准) 时,对该区域人群的终生超额风险度和年超额风险度分别为 1.03×10<-4>,1.48×10<-6>。当水体中硝基苯浓度为 0.0017 mg/L(标准值的1/10),对该区域人群的终生超额风险度和年超额风险度分别为 1.03×10<-5>,1.48×10<-7>。当硝基苯暴露浓度低于环境标准的1/10时,该风险是可以接受的。松花江污染过后,水体中硝基苯可能残留量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从毒性实验分析,我国关于硝基苯的环境标准不是很严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修正。
其他文献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环境的过渡,其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造成全球变暖等一系列气候变化,CO2作为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其通量和源/汇研究一直是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湿地生态系统CO2通量和源/汇的研究是湿地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研究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在一个植被生长周期内以胶州湾4种不同植被类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极地和包括哈德逊海区(Hudson Bay System)在内的亚极地地区。哈德逊海区是连接着极地和加拿大地区的内陆海,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变化受到极地气候变
超高层建筑是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的综合产物。由于其楼层高、空间跨度大、功能复杂,且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损失巨大,后果严重。因此,超高层建筑应该立足于火灾自救的原则
目的 探讨陕西地区肝衰竭的病因构成及变迁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来自陕西省的975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为获得沥青铺装高温摊铺时钢箱梁温度分布特征,以某长江大桥为研究对象,在桥面板底部横向和横隔板竖向布设25个温度传感器,测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摊铺时钢箱梁内部主要构件的
本文详细介绍了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简易湿法、烟气循环流化床等七种典型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脱硫工艺和脱硫过程,全面总结了每种技术的优缺点。根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