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825大孔树脂对栀子苷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an_lang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栀子苷为栀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可以促进胆汁分泌、调节胃机能、增加内脏血流量,以及具有降压、解热、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肝胆疾病及糖尿病的原料药物。本课题对栀子苷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为栀子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大孔吸附树脂在实际应用中已广泛采用,但吸附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能有效指导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纯化、工业化应用。在前期研究中,已经制备了纯度90%的栀子苷,为进一步提高纯度,以HPLC)去测定栀子苷供试品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选取SP825型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吸附介质进行纯化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药液浓度和pH对栀子苷吸附率的影响,以响应面法优化确定SP825型大孔树脂对栀子苷吸附的最优参数为:药液浓度83g-L-1,pH值2.79。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动态吸附实验进行验证,最终确定SP825型大孔树脂对栀子苷的动态吸附性能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液质量浓度83g·L-1,pH3,上样流速1.5BV-h-1,乙醇浓度35%,此工艺参数可以有效地将栀子苷的含量由90%纯化到96%。通过考察不同温度条件下SP825型大孔树脂对栀子苷的吸附热力学模式,栀子苷在大孔吸附树脂表面及孔内的吸附扩散模式,对其吸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可较好地描述栀子苷在该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此树脂吸附为多分子层的吸附,热力学参数表明此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降温有利于吸附;吸附动力学规律可用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表示,液膜扩散是吸附的主要速率控制步骤。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树脂表面位密度,结果表明已处理过的大孔树脂和饱和吸附栀子苷树脂可能存在着一定量的OH-位点,为进一步研究吸附机制打下了基础。本课题通过纯化工艺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最优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参数,获得较高纯度栀子苷,具有一定的工业化生产前景。进而,在保证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从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等方面探讨大孔树脂吸附机理,为进一步提高栀子苷纯度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回顾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轨迹,进而引入"一体化管理"的五层模型。该模型阐释了企业如何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展开企业的运作,是价值管理的概念模型。在此概念模型的
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MB)是一种均匀、具有超顺磁性及保护性壳的球形小粒子,由载体微球和免疫配基结合而成。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munomagnetic beads separation
我院自1996年至今对74例102枚直径〈0.8cm的上消化道息肉采用单发套扎器套扎治疗。74例均经胃镜及活检确诊,除外恶性病变。其中男43例,女31例。年龄20-55岁。息肉位于食管14枚,胃
随着人口膨胀、饮食结构变化和能源需求增加,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在有限的耕地资源背景下,唯有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才能维持粮食安全。华北地
点轴开发理论(点轴理论)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提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
报告以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不足为切入点,提出开放大学"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内涵界定,对其发展阶段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当前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是一种罕见的肺血管畸形,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造成肺动脉和肺静脉之间的异常沟通,形成高流量、低阻力的右向左分流,畸形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提出,是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问题的实践中取得的一项重要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相
王翠翘故事从明嘉靖末年开始,经历了由史传到文言小说、白话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形态的演变历程,文人在表彰她忠、孝、义、烈之余,仍无法回避其“贞节”问题,或者说,它在记
高温过滤除尘系统是低碳环保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壳牌煤气化技术等洁净煤技术的关键子系统。多孔陶瓷管是该除尘系统的核心除尘部件,常见的有简单均质结构和非对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