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具有广泛结合能力的蛋白质,能结合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并能将这些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研究有机小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在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上有着重要意义。 荧光各向异性法在分析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用荧光各向异性法来探讨有机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的结合的文章还比较少。而且我们认为现有的研究工作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应用荧光各向异性法对有机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进行了研究。 以5-磺基水杨酸(SSA)的荧光各向异性为研究对象,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推算了SSA与BSA的结合数和结合常数。得到的结果与本实验室以前得到的结论基本上一致。另外,我们在rF(游离的有机小分子的荧光各向异性)的测定上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主要是加入一种试剂来阻碍二者之间的结合,从而使有机小分子的绝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这样测得的各向异性就更加接近真实的rF。 我们还用类似的方法研究了SSA与HSA、ATA(铝试剂)与BSA的结合作用。研究的结果是:SSA在HSA上的结合位点数为1,ATA在BSA上的结合位点数为3。 由于Ce3+与血清白蛋白的荧光互相干扰,所以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研究二者的结合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荧光各向异性以及同步荧光光谱对二者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摩尔比法推断Ce3+在BSA上的结合位点数为2。另外,在研究同步荧光光谱时发现:固定Ce3+,改变BSA的量,Ce3+的同步荧光光谱变化复杂;固定BSA,改变的Ce3+量,发现BSA的同步荧光光谱没有变化,可能是由于Ce3+在蛋白上的结合位置距离酪氨酸和色氨酸都比较远,因而结合上去之后没有引起酪氨酸和色氨酸周围环景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