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铜捕收剂在永平铜矿铜硫分离应用试验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5fc1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平铜矿是一个高硫伴生金银钨钼的大型复杂矽卡岩铜矿。在投产初期,矿物分选效果差,工艺流程不畅通,浮选操作难度较大。后经过几代选矿工作者的努力,主要选别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设计指标相比,仍然有一定的提高空间。为了解决铜回收率偏低的问题,根据科研院校的研究成果,结合永平铜矿矿石性质、铜硫及伴生金银综合回收的特点和生产实践经验,需要采用优先浮铜的流程使浮游性差、上浮速度慢的铜矿物得到充分上浮,同时配合高效捕收剂,提高对铜矿物的捕收能力和选择性,在浮选过程中按照早收多收的原则,减少中矿循环,提高浮选效率。本文主要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实际矿石浮选试验以及捕收剂吸附量的测定三种手段,研究了不同pH值以及捕收剂用量条件下,高效铜捕收剂EP、PAC对永平铜矿铜硫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与使用丁基黄药、乙基黄药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纯矿物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P、PAC与丁基黄药、乙基黄药相比,对铜的捕收能力强,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弱,有较强的选择性;对于以上四种捕收剂,黄铜矿在较宽的pH范围内都可以浮选,而黄铁矿在较低的pH条件下可浮性较好,当pH值大于10以后,黄铁矿可浮性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当pH值大于12以后,黄铁矿受到了强烈的抑制,可浮性差;捕收剂EP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对铜的捕收能力强,当EP用量10mg/L时,黄铜矿与黄铁矿的回收率差值最大,为29.44%,说明其选择性较好。实际矿石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AC对提高铜精矿品位有一定优势,EP对提高铜回收率有一定优势,而且EP更加适合在低碱环境下的铜硫分离,有利于综合回收银矿物,EP使用量比PAC也要少5克/吨,更能体现经济效益。因此,捕收剂EP更适合作为永平铜矿铜硫分离的铜捕收剂。在该矿石的浮选分离试验中,捕收剂EP的合适用量为15g/t,浮选矿浆pH值为8.5左右(石灰用量为1500g/t)最合适。
其他文献
有机磷急性中毒导致血红蛋白尿的病例临床并不多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了一例,并在治疗过程中应用RLA现察了患者血,尿β2-m,血清铜蓝蛋白(CP)的含量,初步探讨了该病的发病机理。
<正> 为较准确地判断贲门癌外侵程度并给手术切除提供依据,我院1987年开展了贲门胃底三重造形(术前气腹、服发泡剂后作贲门胃底钡剂造影),共20例。以胃小弯侧充气带为重要指
E2是女性中的主要雌激素,它对中枢和垂体有正负两种反馈作用,在低浓度时为负反馈,在高浓度时为正反馈,E2浓度的下降常可导致育龄妇女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PRL,FSH、LH都是由垂
我们测定了32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并与颅脑损伤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及正常人作了对比观察,对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
目的探究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损伤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7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随机分为对
分析研究了某商用污水紫外线系统消毒效果以及影响该系统灭菌效果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MS-2噬菌体作为受试菌种,对该紫外线系统进行生物验证研究。经生物验证试验获得紫外消
<正>本文对63例冠心病(CHD)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的血浆ET水平进行放免测定,并观察其与心衰程度的相关性。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 (一)正常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平
环一核苷酸是调节细胞功能活动的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它不仅在生理,病理及药理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含量的异常与许多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报道了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浆和淋
铁是人体红细胞生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铁蛋白又是人体中普遍存在的铁储备蛋白,在铁的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而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简称SF)含量在一般情况下反映体
随着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日益显著,公路运营的安全和通畅显得十分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公路设施常常受到路基地质灾害的威胁,给公路交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