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纳米催化剂的构筑与催化反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k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剂一直是研究者们追求的目标。如今,随着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技术的发展,对催化剂在分子甚至原子尺度进行调控已成为可能。催化剂的开发也逐步由之前的“催化剂制备→表征测试→成功/下一轮制备表征测试”的研究思路转变为“确认活性中心→设计制备催化剂”的方式。尤其原位表征技术与理论计算模拟的发展,为催化学家理解真正的催化活性中心,进而指导合成催化剂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本论文致力于发展新方法制备高性能的纳米催化剂,并结合理论计算等,阐明结构与性能间的构效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乙二醇溶剂热法制备活性炭负载的PdPb、PdCu双金属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炔烃的选择性氢化。通过改变Pd与Pb或Cu比例,获得一系列不同组成的双金属催化剂。研究发现,Pd0.33Pb0.67/C催化剂在液相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制备苯乙烯的反应中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烯烃选择性高达98%,并且在转化率达到100%之后再继续延长反应时间,选择性依然可以保持。此外,该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使用5次后,活性和选择性没有明显变化。  2.以尿素和4,4-二羟基二苯砜为原料,一步共聚合得到苯环面内掺杂的g-C3N4纳米片。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13C固体核磁等测试证明了苯环结构成功嵌入g-C3N4骨架中。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苯环结构的掺杂有效调节了g-C3N4的能带结构,增强其吸光能力,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从而提高其光解水产氢性能。其光解水产氢性能达12.33mmol h-1g-1,是纯g-C3N4的12倍。当光照波长为420nm时,其量子效率高达17.7%。此外,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连续使用18h后活性未见明显下降。  3.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制备了高负载量的Fe、Co、Ni单原子催化剂。该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制备rGO负载的氧化物纳米颗粒或氢氧化物纳米片;(2)利用环交联型聚磷腈对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包覆;(3)惰性气氛下高温热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得制备的催化剂金属负载量可达10wt%以上。球差电镜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证明了这些金属以单原子形式存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结果表明Fe单原子催化剂中Fe原子周围有4个O原子配位。将其用于催化苯氧化,室温下即可达到43.9%的转化率,苯酚选择性高达99%,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其他文献
硫族原子掺杂的线性并苯类化合物以其较高的稳定性及器件性能而得到了人们广泛的研究。目前,这类化合物多为噻吩掺杂的并苯类化合物,而硒吩、碲吩掺杂的并苯类化合物相对较少,这
一、指导学生进行真情写作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不管是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还是以后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初中作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认为作文课单调乏味,甚至有些学生把写作文当成一种负担,对写作存在着抵触情绪。这些现状的产生主要是老师没有帮助学
γ-Amino butyric acid (GABA) and proline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rotecting plants during various environmental stresses. Their synthesis is from the common prec
相对于化石能源,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个很有前途、经济有效的替代方案,它具有成本低、重量轻和柔性等优点。过去十年中,主要的工作集中在新给体或受体材料的合成、活性层的形貌调
一、关于青年团成立的时间新解  关于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时间,通说为1920年11月,即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的一个月。其依据为发表于1921年的《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致国
随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广泛应用,各大学校中合理的利用视觉传达艺术已经是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这主要取决于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把电脑科技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将纳米技术与杂化材料相结合,在纳米尺度和分子水平上,将不同的组元进行组合制备纳米杂化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
电荷转移是广泛存在于天然与人工合成体系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微观过程。无论是气相、液相、固相还有表面中都可以观测到电荷转移过程。具有电荷转移特征的材料以其特殊的物理化
该论文拟在已有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思想、方法,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测试等方法修正已有的理论,寻求适合乳交粒子体系流变性质的通用理论,以及符合实际实验状态、
化学反应是化学科学的核心。通过各种途径加速化学反应过程或探索新型反应途径一直是化学家们的不断追求。近年来,人们发现利用质谱离子化过程的特殊环境可以显著加速或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