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式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h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式治理因为能相对快速解决特定问题,可弥补常态治理方式的不足,因而常常成为当下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重要的治理方式。但是它的实际运作也面临很多困境,诸如治理手段简单、治理技术有限以及治理成效难以持续等等。自2017年8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入驻山东起,各地市刮起了集中整治禁养区和限养区内养殖场的风暴,短期内实现了各类养殖场停止养殖的目标。但是,随着环保督察组的撤出,Y区辖区内关停的养殖场出现大量复养,关停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也陆续暴露出来,成为摆在县乡政府和村干部面前的棘手问题。本论文首先阐述了基于山东省Y区农村养殖拆迁专项整治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并对运动式治理的定义、特征及成因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述。通过运用社会调查、个案分析、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客观叙述了案例的来龙去脉,通过阐述多个行为主体的观点,对故事进行全景式呈现,本案例所叙述的事实,既来自于养殖治污各种文件、图片,也来自于笔者的调查与访谈。以调查所得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还原了整个“养殖治污”运动中政府治理过程及其变化。接着在此提出一个分析框架,用以解释案例中政府的“运动式治理”逻辑。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集中对违反养殖规定的养殖场进行关停或搬迁,这种风暴式的整治行动能够在短期内起到一定效果,但却并未实现问题的根本解决,且容易激化新矛盾,治理效果也难以持续。通过对该典型案例的研究,结合当下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运动式治理在政策制定、治理过程和治理效果可持续性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制定环节要做到科学、民主及合法,治理过程中要实现多方利益的动态平衡,要通过“运动式”转向“长效化”保障治理效果的持续等相关建议。十九届四中全会后,中国正式走进一个治理改革与转型的新时代。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转型,政策的执行对运动式治理的依赖会越来越少,运动式治理出现的频次也会越来越低。在当下,树立国家治理新理念,妥善处理运动式治理和常态化治理之间的关系,建立现代化的理新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是摆脱运动式治理困境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48例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对D-二聚体进行检测,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CURB-
目的:探究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应用全甲状腺切除术(TT)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行TT术式治疗(观察组)和行近全切术式治疗(对照组)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各4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
小麦生长及产量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在其他条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说气象要素决定了产量的高低。康康县2004-2005年度小麦生产与上一年度相比,单产明显降低,湿度、光照、降水等
目的:观察莫沙比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方法:将8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非营养性
滑坡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力强、分布范围广且频发的自然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交通出行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我国西南地区雨水充沛、山地面积广且地形起伏大,是滑坡灾害高发区,并且灾害信息获取及灾后救援的难度大。准确获取滑坡灾害位置、形态和面积等信息是灾后救援、灾害治理和预防二次滑坡灾害的重要前提。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成本低、获取数据快等优势,是滑坡灾害信息获取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