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城县是闻名的“中国红心甘薯干之乡”。近年来,甘薯病毒病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成为制约红心甘薯干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甘薯品种龙岩7-3为实验材料,进行茎尖离体脱毒快繁的研究,并对再生植株进行指示植物病毒检测及田间生产状况调查,旨在为连城县脱毒苗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甘薯品种龙岩7-3病毒病田间调查、指示植物病毒检测、血清学病毒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连城县甘薯品种龙岩7-3病毒侵染率高达95.3%,症状以网状明脉花叶为主,其次为退绿斑和黄化等。侵染病毒主要种类是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其次为甘薯潜隐病毒(SPLV),两种病毒往往是复合侵染的。2、以植物激素6-BA、NAA、GA3及转管时间为影响因子,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分析方法,筛选出龙岩7-3最优茎尖组培方案:培养基为“MS+1.0mg/LBA+0.01mg/LNAA+0.2mg/LGA3+30g/L蔗糖+7g/L琼脂”,转管时间为第18天,其成苗率达72.4%。通过多组比较试验,筛选出最优组培苗快繁方案:培养基为“MS+0.1mg/LNAA+30g/L食用白糖”,采用浅层液体培养方法(每瓶装12.5ml培养基),其培养周期为25天,苗高达6.27cm,苗更健壮,繁殖系数在6左右,且培养基成本比普通培养基“MS+30g/L蔗糖+7g/L琼脂”大大降低。3、在茎尖组培苗的指示植物病毒检测研究中,对不同时期及接穗不同采自部位的检测效果(巴西牵牛的发病率、发病程度、发病潜育期等)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嫁接检测的时期为5-6月,其次为9—10月,不适宜在7—8月高温时检测。嫁接检测应选择在薯苗的茎中下部、茎基部上采接穗较好,而不宜在薯苗的茎顶部采接穗。在适宜的时期、适宜的部位采接穗嫁接检测,可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通过指示植物病毒检测,本研究龙岩7-3茎尖组培苗的脱毒率为41.2%。4、在脱毒苗田间应用效果研究中,田间小区产量对比试验结果,龙岩7-3脱毒苗比普通苗增产为18.4%,增产效果极显著。脱毒苗增产主要是由于单株大薯薯数、薯重的增加,而单株总薯数无明显差异。通过定期挖根考种研究脱毒苗与普通苗各生长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脱毒苗田间生长表现出前期优势明显,具有茎叶生长快、薯块膨大早、膨大快的特点,且在整个生长期内茎叶生长、叶面积指数都优于普通苗。通过T/R值分析比较,脱毒苗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更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