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汽液相分布调控强化沸腾换热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35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加工工艺的发展,电子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设备的热流密度急剧增大,产生的高热通量会对电子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和寿命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传统的散热方式例如空冷、风冷等,不再能继续满足如此大的热通量去除需求。微纳米尺度通道结构由于其更高的比表面积允许更有效地移除高热通量,另一方面,微通道沸腾换热时发生相变过程,工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吸收大量的汽化潜热,是一种高效的散热方式。在常见的微通道结构流动沸腾换热过程中,液体工质在相对较高的壁面过热度下处于高过热的亚稳定状态,一旦核化穴处发生气泡核化,小气泡便迅速生长充满整个微通道的流动界面,过热的亚稳态液体内储存的能量通过有限的气液界面进行集中且快速地释放,导致气液界面迅速膨胀,使得通道内流量、压降、温度等产生大幅脉动,气液界面甚至会倒流到微通道入口的储液槽,同时产生热应力,会一定程度造成芯片的热疲劳损耗,对微通道换热器的稳定运行有不利影响。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本文针对微通道流动沸腾提出两种对汽液两相流进行汽液相分布调控来强化流动沸腾换热的新思路,构建了基于汽液多相流体交错分割以及汽液分相的两类新型微通道强化沸腾换热结构。对比研究了交错分割式微通道结构、分相式微通道结构和普通并联微通道的沸腾换热特性,同时结合高速可视化图像分析,研究了分割式微通道结构和分相式微通道内流型变化规律,揭示了两类结构调控相分布以及强化流动沸腾换热的机理。对于分割式微通道,工质进入微通道受热产生汽液相变,在流动过程中通过微通道阵列多次交错分割,能同时实现五类强化传热模式:(1)气相分割使得气泡在其总体积不变但表面积增加,从而增加了气液潜热交换面积强化潜热传热;(2)气相分割使得气泡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了气泡扰流区域,增强气泡周围的微对流传热;(3)液相的边界层脱离和再发展强化对流显热传热;(4)气相的分割延缓了大气泡聚合成蒸汽膜覆盖通道导致的传热恶化,提高了临界热流密度;(5)液相的周期性分割可使近壁区热边界层周期性的脱离和重新在发展,由于热边界层的热阻较大,周期性破坏边界层可显著减小近壁区换热热阻,提高对流显热交换。对于分相式微通道,当通道内未发生相变时,由于横向渐扩结构以及两侧的通道较宽,最外侧的两个通道流动阻力较小,其流量大于中间区域通道;当上游发生相变时,开始产生的微小气泡一小部分进入中心区域的窄通道内,大部分则向通道两侧的宽通道内扩散。上游微通道流出的气泡大部分通过渐扩区域流向了流动阻力较小的两侧通道,此时下游微通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气泡过滤器的作用,实现了气泡主要在两侧流动,中间区域的通道入口大部分是液相,这种汽液分相流动抑制了通道内汽液混合流动时由于界面迅速膨胀导致的不稳定性。随着截面平均含气率的增大,两侧通道内较多的蒸汽聚集,产生了气体堵塞效应。两侧通道内汽液界面在横向渐扩结构内向中心区域通道膨胀,由于蒸汽压克服了汽液界面进入下游中心区域通道的界面张力,蒸汽开始进入下游通道,并在通道内形成了拉伸的弹状流(类环状流),这种类环状流的薄液膜蒸发模式极大地强化了传热。研究发现,分相式通道的强化换热效果最好,分割式通道次之,普通并联微通道的换热效果相对最差。在三种不同表面结构微通道中,整体的压降分割式通道最高,普通并联微通道次之,分相式通道最小。采用强化换热综合评价因子来比较,发现质量流速在G=1.5g/s,功率密度q=320kW/m2的情况下,以普通并联式通道为基准,分割式微通道的强化换热综合评价因子达到最大值1.17,分相式通道的强化换热综合评价因子达到最大值1.93。
其他文献
随着户外运动的增加,骨折发生的概率逐年提高,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处理骨折,因此内固定材料的选择是影响骨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金属材料因具有低廉的价格、优异的力学性能是临床上主要使用的内固定材料,但其存在应力遮挡、界面炎症、二次手术取出的缺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保证骨折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人们的痛苦是骨折内固定材料的发展方向,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需二
在如今的电子设备中,对于直流电压变换的需求几乎无处不在。例如,在新能源的开发及使用过程中,由于燃料电池或者太阳能电池所能提供的电压通常较低,在实际用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升压问题。另外,升压变换器在开关电源、功率因数校正等场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开关电源功率变换器是开关电源中研究的重点部分,其数学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电路电子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大芯片制造商
随着同步辐射光学的迅速发展,为纳米级的高空间分辨实验提供了可能,这对同步辐射光束线聚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步辐射中使用的辐射光主要位于X射线波段,目前国内外多使
C.I.颜料黄14(PY14)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经典联苯胺类黄色有机颜料。在合成反应结束后,由于颜料粒子较细,含水量大,导致过滤时间长;另外,在干燥过程中颜料粒子发生聚集,颗粒变大并板结硬化,干燥时间长、粉尘污染大。本文通过预分散颜料制备技术解决颜料粒子难过滤及聚集问题,对于有机颜料行业的清洁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偶合反应得到颜料PY14与水混合物后,分别添加两种载体——聚乙烯蜡(PE蜡
西安市目前已开通4条地铁线路,运营已经初具规模,同时也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因近年来西安市轨道交通站域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土地开发,故越来越多的出行人流向轨道站域集聚,这不仅产生了越来越多轨道交通出行的客流,也促进了其他出行方式。因此,协调以上多种出行方式的出行成为轨道交通站域土地开发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以西安主城区的14个轨道交通站域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调研数据和大数据,采用ARCG
防御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可以杀死细菌、真菌或者病毒等微生物并有抗肿瘤活性的短肽,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绵羊血液中雌激素的变化会引起其生殖
目的线粒体的功能取决于线粒体的膜系统,而线粒体内膜的形态由近期发现的线粒体接触位点复合物(MICOS)所调节,MICOS的突变可改变嵴的形成,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本文利用慢病
众所周知,大部分材料是在复杂环境下服役的,甚至有些材料是在极端环境下服役。然而,现阶段人们对复杂环境下材料力学性能演化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对于在高温环境下服役
随着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增加,大规模的风能并入电网,其波动性对电网运行非常不利,因此作为风电系统运转的中枢,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控制策略多集中于低风速区与高风速区,而有关额定风速区域的控制策略较少,且比较复杂,因此对于额定转速区间进行控制策略设计,既完整了全工况控制方法,同时为风电机组过渡区间策略提供了基础,对今后风电机组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NREL(国家可再生能
目的:探讨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及双皮质核素钙调素依赖性激酶-1(DCAMKL-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材料来源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大理州医院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