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幽门螺杆菌调控microRNA-204在胃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及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_j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Gastric cancer)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高居第四位,我国每年新发胃癌人数更是占全球新发人数的42%之多。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然而它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中,我们通过分析胃正常黏膜上皮组织和存在H.pylori感染的黏膜上皮组织的miRNA(microRNA)表达谱以及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iRNA表达谱差异,发现了潜在的受H.pylori感染影响且在胃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miRNA:miR-204。进一步发现,H.pylori感染能够通过甲基化诱导miR-204表达下调,导致miR-204靶基因杆状病毒IAP重复包含蛋白2(Baculoviral IAPrepeat-containing protein2,BIRC2)上调,从而促进NF-κB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参与胃部组织“炎-癌”转化过程。同时,H.pylori诱导的miR-204在胃癌细胞中的下调还显著促进胃癌细胞本身的转移侵袭能力,进一步导致肿瘤的恶性进展。本研究揭示了miR-204在NF-κB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中所起的作用,而miR-204及其靶基因构成的信号通路的阐明也为靶向NF-κB负调控机制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标。  H.pylori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但胃癌患者诊断时的H.pylori感染状态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尚不明确。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中,我们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对胃癌诊断时的H.pylori感染状态与胃癌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整合分析。通过对2015年1月之前发表的23篇文献中包含的4,874例胃癌患者的预后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在胃癌诊断时H.pylori感染阳性的胃癌患者其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较 H.pylori感染阴性的患者长。随机效应模型下,H.pylori阳性的胃癌较H.pylori阴性的患者总生存期更长,相对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为0.75(HR=0.75,95% CI=0.60-0.93,P=0.01)。Q检验显示不同研究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Q=99.99,df=22,P<0.0001;I2=78.00%),然而敏感性研究分析显示没有任何一项独立的研究结果对总体分析结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Egger检验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P=0.16)。共有九篇文献报道了H.pylori状态与胃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的关联性,其中包含1,878个病例。对这些病例进行荟萃分析发现,在随机效应模型下,H.pylori阳性的胃癌患者相对于H.pylori阴性的患者无病生存期更长,相对风险比HR为0.84(HR=0.84,95% CI=0.56-1.26,P=0.40)。Q检验显示不同研究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Q=30,df=8,P=0.002,I2=73.3%),然而敏感性研究分析显示没有任何一项的独立的研究结果对总体分析结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且不存在发表偏倚。为了更深入的了解H.pylori状态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的潜在分子生物学基础,我们还通过检索已发表的文献获得不同H.pylori感染状态的胃黏膜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包含28个基因的基因群(genesignature),并利用ssGSEA(single-sample GSEA)的方法在公共数据库的大样本队列(GSE26253和GSE38749)中验证胃癌组织中该基因群的富集程度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我们发现,富集了H.pylori感染阳性相关基因群的胃癌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提示H.pylori感染阳性与阴性的胃癌患者基因表达谱存在差异,临床治疗中或许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基因沉默(Genesilencing)是生物尤其是高等生物适应环境,抵抗外来病原物侵染的一种防御机制。基因沉默广泛地存在于植物、动物和真菌当中,并且这种现象分别被称为共抑制(Cosupp
频率作为电能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系统频率稳定与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有直接的联系,当系统发电端的输出功率与负荷端的需求功率产生差额时就会引起系统频率波动,频率波动大小和周期与有功不平衡量有关。风电作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视,由于风电出力随机性以及不可控性,使得大规模风电并网后会给电力系统带来更加难以预计的后果,使系统频率不稳定性大大增
优质烤烟种植过程中,打顶抹芽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技术措施,烟草在一定的生长时期必须打顶,而打顶后会萌生大量的侧芽。侧芽耗费营养,会降低烟叶的商业价值,因此必须抹掉侧芽。打顶加人工抹芽耗费劳力过大,提高了烟叶生产成本。打顶后施用抹芽丹可抑制腋芽生长,降低烟叶生产劳动强度,但仍解决不了烟叶生产成本增加问题,并且因为抹芽丹属于化学制剂,会造成环境污染。而用基因工程方法创造打顶后可自行抑制腋芽的烟草品种则可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多电飞机和全电飞机技术的发展,变频交流电源系统已成为大型民用飞机电源系统的发展趋势,其电源系统中交流电能频率的变化以及相关的各类故障模式,对飞机一次配电系统的控制
随着现代化设备的日益更新,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生活中各种类型的基础设施网络之间相互依赖的特性越来越紧密。所以,如果像以前一样只是单单研究孤立网络的鲁棒性,那么生活中这些网络与网络之间存在的特殊性质将无法探索,整个网络体系的鲁棒性也无法得到深入的研究。至此,本文以复杂网络理论知识为基础,对“相依网络在不同相依方式下级联故障的鲁棒性”这个主题进行仿真分析,针对相依网络模型的级联故障问题进行仿真比对。本文
牵引供电系统可靠供电是高速铁路线路安全准点运行的前提。对高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分析,可为分析故障、采取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依据
  通过查阅国内外野牡丹科植物系统分类学以及其他相关的专著和文献资料,对中外野牡丹科和野牡丹族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了简要的回顾。查阅了华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CANT)和
三相组合互感器是指应用于6~35kV配电网中由电流互感器(CT)和电压互感器(PT)组装成一体的电力设备,对大型电力用户的高电压进行电能计量和电压监测,它的质量性能及误差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力部门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为此,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规定来研究三相组合互感器集中自动检定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展开的相关工作如下:首先,通过理论和试验详细分析了三相组合互感器的误差影响因素,包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