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芋[Colocasia esculenta(L.) Schott]属天南星科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农业生产上常作一年生植物栽培。红香芋为芋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其营养价值高,品质优异,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消费者除了对红香芋的市场供应量提出更高要求外,还要求红香芋能提早上市。因此,实现红香芋提早成熟和高产,成为红香芋栽培技术创新的目标。为此,本试验以品种‘建昌红香芋’为材料,探讨了基质配比、有机肥添加比例、营养钵体积等育苗关键因素对红香芋幼苗生长及球茎产量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下红香芋的生长特性、球茎产量及早熟性,以及在不同营养面积和行株距配置下红香芋植株的冠层特征、光合特性和球茎产量品质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泥炭和蛭石按1:1(体积比)比例混和的复合基质,其持水孔隙比例高,保水性最好,所培育的幼苗株高、植株千重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其它配比的复合基质;随着复合基质中有机肥添加比例的增加,红香芋出苗速度减慢,基质中添加5%的有机肥(体积比)可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增加叶面积及生物量积累。随着育苗营养钵体积增大,幼苗的株高、叶面积、根系活力及植株干物质积累均增加。幼苗越健壮,移栽后获得的芋球茎产量越高。采用泥炭和蛭石按1:1(体积比)的比例配制的复合基质、基质中添加5%的有机肥(体积比)、体积为1500cm3的营养钵(直径×高为12×13 cm)育苗,红香芋幼苗生长健壮,移栽后芋球茎产量高,可在红香芋育苗栽培中应用。2.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促进红香芋植株的生长。育苗移栽结合地膜覆盖栽培的红香芋植株最高、叶面积最大,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与直播相比,直播结合地膜覆盖、育苗移栽、育苗移栽结合地膜覆盖3种栽培方式均可促进红香芋早熟并提高球茎产量,以育苗移栽结合地膜覆盖的芋球茎最早熟,产量最高。在9月下旬和10月上旬采收,红香芋球茎的经济效益从高到低分别为:育苗移栽结合地膜覆盖栽培、直播结合地膜覆盖栽培、育苗移栽栽培、直播栽培。红香芋育苗移栽结合地膜覆盖是实现早熟、高产、高效的最优栽培方式。3.红香芋单株营养面积越小,植株越高,叶片开展度越小。在营养面积为0.165m2和0.220m2的条件下,宽窄行为(70+40)cm的红香芋植株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透过率显著高于宽窄行为(80+30)cm的植株,而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则相反。株距为30cm的红香芋植株叶面积指数最高,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最大,透过率最小,净光合速率最低,其单株球茎产量最低,品质最差。株距为35cm时,红香芋植株净光合速率高,形成的单位面积球茎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在株距为35cm条件下,不同宽窄行设置对红香芋的产量和品质没有影响,但较大的行宽(80cm)有利于进行农事操作。红香芋栽培采用株距为35 cm,宽窄行为(80+30)cm的田间配置方式,既方便田间栽培管理,又能实现高产和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