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商南钒矿带矿区斜坡破坏机理分析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uju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金属“维生素”之称的钒,在航空航天、化学、电池、颜料、玻璃、光学、医药等众多领域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山阳-商南钒矿带作为重点钒矿开采区,开采强度愈来愈强烈,导致矿区地质灾害频发,对居民、矿山企业工作人员以及矿山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基于项目“秦岭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隐蔽性矿山地质灾害识别及成灾机理研究”,以山阳-商南钒矿带上的山阳县中村镇五洲矿区作为研究区,通过资料的收集及野外地质调察,对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开采历史及现状、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及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等条件进行了介绍,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如下:(1)采矿活动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矿洞开挖、采空区及爆破,基于解析法和数值法对采矿活动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不同规模的矿洞和采空区在斜坡的不同位置的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将模拟结果与无巷道开挖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巷道开挖和采空区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情况;利用解析法分析了爆破的允许安全距离及影响半径,判断爆破是否对斜坡稳定性造成影响。(2)对研究区的斜坡结构类型及破坏模式进行了总结,同时基于野外调查,分析了影响斜坡变形失稳的成因,以研究区金狮剑不稳定斜坡为例,基于Midas-GTS软件,仅在自重应力条件下进行地下开拓系统开采前的初始地应力平衡计算,将位移清零,随后在地下开采的条件下,进行了金狮剑不稳定斜坡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斜坡体的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发展特征。(3)在充分了解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基本原则和常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影响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采取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首先构建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适合研究区的地质灾害危险评价的数学模型,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得到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将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共分为3个等级:低危险性、中危险性和高危险性,总结了每个等级对应区域的特征。
其他文献
所谓大扶贫,是指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通过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全力、全面帮助贵州省贫困
为了更好地发挥PPP项目中社会资本的运营管理优势,优化信息不对称下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收益分配,充分分析社会资本的技术创新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考虑代理方的两种行为成本和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培育、规范市场,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履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界定产权关系;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间的
为了对大气中单颗粒气溶胶的多种理化特征,如粒径分布、化学组成、混合状态、酸度等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对污染物的形成、演化及来源信息进行全面展示。本研究以当前灰霾污染严重的四川盆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对多个城市大气中的单颗粒气溶胶进行了不同时间尺度的连续观测。其中,以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市作为研究重点,进行了长期研究,而对另外两个城市,即广安市和雅安市,冬季的重污染过程
分子伴侣在新生肽链折叠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细胞中的多种分子伴侣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他们之间的协调作用能够维持胞内蛋白的生理平衡,保证生命活动的正
绞胎陶瓷作为一种失而复得的特殊工艺,兼有三维的立体造型和二维的装饰语言,其独有的装饰美学,深深打动着我。在新的时代发展下,赋予传统绞胎陶瓷新的审美理念和艺术表达,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是中国传承和发扬传统绞胎工艺的关键。本文从绞胎的历史出发,总结传统绞胎的工艺特点,再梳理分析了现代绞胎工艺及装饰的特点,以此来探讨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绞胎工艺的艺术性。
  采用Matlab/Simulink 建立了桥式三相SPWM 逆变电路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其典型电流、电压波形和工作过程,得到了三相桥式SPWM 控制波、负载线电压、负载相电压、负载相电流、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其终生的自我发展及在社会中的发展状况,是当今社会个人发展必需具备的品格和能力。近年来我国一直倡导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使学校
光纤微弱磁场传感器是最具有应用潜力的一类微弱磁场传感器。在目前的磁场传感器研究中,主要难点是传感器的结构小型化与高灵敏度性能无法兼顾。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啁啾光纤
伴随着环保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国际思潮,艺术介入环保已经成为必然命题。笔者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利用陶瓷材料为表现载体,以自己的艺术语言创作出能够感染人的艺术作品,探求艺术与环保的平衡点。本文以研究环保与艺术同行为理论基础,以作者以往系列作品为创作根据,并在作品创作实验中总结经验。最后,针对《哀鸣》作品的设计创作过程,融合艺术与作品的传达力量,展现作者的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