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olden Gate技术的载体构建新方法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gg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载体构建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在各种载体构建的方法中,Golden Gate技术是一种新近发展的快速克隆技术,它利用Ⅱ s类型的限制性内切酶在识别位点外切割的特点,使酶切和连接能在一管内同步完成,并且能同时连接多个DNA片段。基于Golden Gate技术,本论文创建了一种用于质粒载体改造和构建的新方法,同时还对2类特定载体(—)植物RNA干扰(RNAi)载体和植物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载体的构建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了一种用于质粒载体改造和构建的新方法   本研究基于Golden Gate克隆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和高效地进行载体改造和构建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DNA片段两端加带Ⅱ s类型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并设计其酶切后产生的4bp粘性末端序列(接头),能通过一步酶切-连接反应同时把多个DNA片段或遗传模块拼接成环状质粒,完成载体构建;同时在拼接处可进行点突变、长片段缺失和插入等各类型的载体改造。使用该方法,成功进行了载体的改造,包括其它方法难以达到的复杂类型的载体改造,即同时在质粒的3个位点处进行碱基替换、酶切位点插入以及长片段缺失和插入。并且,使用该方法进行多个DNA遗传元件或模块的拼接,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和植物表达载体。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且成本低,无需特殊试剂,有望在载体改造和构建上得到广泛应用。   2.创建了一种快速构建植物ihpRNA表达载体的新方法   随着RNA干扰(RNAi)技术在植物基因功能分析上的广泛应用,需要一种能高通量构建植物发夹RNA(hpRNA)表达载体的方法。本研究基于Golden Gate克隆技术,创建了一种构建含内含子发夹结构RNA(ihpRNA)表达载体的新方法。在此方法中,首先构建了一个与Golden Gate克隆系统配套的植物RNAi载体(命名为pRNAi-GG),用于ihpRNA表达载体的构建。pRNAi-GG含有一个2×35S启动子-BsaI位点-ccdB基因-BsaI位点-PDK内含子-BsaI位点-ccdB基因-BsaI位点-Nos终止子的表达框结构。使用该方法,只需在扩增靶基因序列的同时,由引物在序列两端加上相应的BsaI识别和切割位点,经一步酶切-连接反应后,此靶基因片段能同时以正向和反向的位置克隆到pRNAi-GG,形成ihpRNA表达载体结构。整个构建过程只需在一管中通过一个反应完成,且构建效率高,无背景干扰,同时由于pRNAi-GG为植物双元表达载体,构建好的ihpRNA表达载体可直接用于农杆菌转化研究。应用此方法,成功构建了多个基因的ihpRNA表达载体,包括单个的报告基因(GFP、GUS)和植物内源基因(PDS),以及同时含两个基因片段(GFP/PDS)的嵌合型ihpRNA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注射在烟草叶片瞬时表达,这些ihpRNA表达载体均能有效干扰其相应基因的表达。此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效、成本低等优点,为大规模的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通量平台。   3.发明了一种构建植物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表达载体的新方法   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能直观、快速地判断目标蛋白在活细胞中的相互作用。目前BiFC研究中使用的载体均为2个载体,分别带有荧光蛋白分割成的2个分子片段。本研究基于Golden Gate技术,构建了一个新的用于BiFC研究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FC-GG。此载体上整合有荧光蛋白2个片段的表达框架,并且含有用于Golden Gate克隆的序列。2个目标蛋白基因通过PCR加带相应的Golden Gate克隆序列后,能通过一步酶切-连接反应同时克隆到pBiFC-GG载体上,分别与荧光蛋白的2个片段融合,随后可直接用于农杆菌转化进行表达研究。利用此载体进行BiFC研究只需构建和转化一个载体,并且构建过程高效、快速,极大地方便了载体的构建和转化过程,为植物BiFC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系统。
其他文献
学位
无载波冲激脉冲体制的探地雷达因为形成脉冲比较简单、成本低廉、勘察速度快、无频域旁瓣干扰等特征,在商用探地雷达市场上应用极其广泛。探地雷达普遍用于水利气象、资源勘
球形芽胞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Bs)是革兰氏阳性细菌(G+),能够形成芽胞,是蚊虫的致病菌。部分Bs菌株能够产生不同种类的杀虫毒素蛋白:在芽胞形成时期能够产生二元毒素蛋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提供极高的数据速率,由于可用无线频谱资源的有限性,高数据速率只能通过提高频谱利用率来实现。通过研究表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已经成为IEEE802.11的一个物理层标准;智能天线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应用的也愈来愈广泛。结合两种技术应用到同一个通信系统,已经得到了不少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作为电子设备运作的核心--电源就面临了越来越大的挑战。LDO是新一代的集成电路稳压器,其需求量大,成本低,价格便宜,广泛应
针对正交各向异性层叠复合梁损伤评价的需求,基于谱有限元法(SFEM),建立了压电晶片驱动/传感与正交各向异性层叠复合梁耦合的超声导波的谱有限元数值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耦合
节律性是生物生存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中昼夜节律最为常见,是生命为适应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日常生活节律。由于昼夜交替,对大多数生物而言,昼夜节律主要表现为夜伏昼
随着人们对随机共振机理及自适应算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自适应随机共振将成为强噪声控制下微弱信号检测的强有力工具。所以,系统地研究自适应随机共振技术并应用到实际测量中去
病毒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一系列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小至普通感冒,引起身体不适;大至急性感染,危及生命,更有甚者引起高死亡率的地区流行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