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的演进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ling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探索中,形成了以治理思想、治理理论、治理技术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对策体系,指导了该地区不同时期的治理实践活动.然而,目前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治理对策也存在着不能全面反映实际情况和新要求的问题.因此,研究中国历史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的演进,揭示其演进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价值.该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结合使用历史和逻辑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分析与综合.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对水土流失治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水土流失治理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及实践经验,分析了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第三章: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的演进.将这一时期划分为四个治理阶段,分阶段探讨了水土流失治理策略、策略产生背景、治理措施及影响水土流失治理的相关政治和政策因素等,揭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在治理策略、治理技术、治理效益目标、治理形式等方面的演进特点.第四章: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中国历史上水土流失治理经验非常丰富;20世纪50~70年,受相关政治、政策因素的影响,黄土高原逐步形成的综合治理策略得不到有效贯彻;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策略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条是小流域综合治理路线;另一条是以防为主的预防路线.这两条路线相辅相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的方式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本身不仅体现了对水土资源的治理与保护,而且还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最后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手段,即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制度上可容、社会上可接受的综合措施.
其他文献
RIG-Ⅰ蛋白是细胞质中非常重要的RNA受体,可以识别细胞内RNA病毒的感染并激活下游抗病毒的天然免疫反应。因此,RIG-Ⅰ蛋白的水平受到非常精密的调控以维持体内处于合适的免疫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派出一万多人在苏联留学.他们回国后广泛分布在社会经济各个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采用科学社会史的进路对这一群体进行了史学和社会学的考察,着力
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MIMO天线阵列系统的系统性能,重点研究了空时MLMO空时相关性和MIMO系统的天线阵列结构。为了研究空时MIMO系统,本文首先给出了MIMO系统中使用均匀线型
本文通过对侯德榜的成长、求学和科研活动进行研究,再现了制碱工业的发展历程。重点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阐述了侯德榜为世界制碱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并通过对侯德榜学术成
环氧水解酶(epoxide hydrolase,EH)能够立体选择性催化一分子水加成到环氧底物分子上,促使环氧底物开环水解生成其相应的二醇产物。由于环氧水解酶催化水解时无需辅因子的参与,
为提高我国短跑运动技术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以第16届亚运会100m跑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54人次的起跑后蹬时间-压力曲线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双波峰与三波峰两种曲线类
Many reviewers have contributed their expertise and time to the peer review,a critical proces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The e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农村经济活力要想得到充分的发挥,农村公路网络布局建设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农村公路网络是农村地区出行的载体,在农村
本刊讯为配合“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的召开,进一步挖掘论坛的学术价值,交流各单位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经验和学术成果,探究前沿信息技术在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携手中国惠普公司,在2009年3月3日至5月31日期间,举办“惠普杯”中国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共同负责组织承办。  本次评选
公元前十一世纪,古埃及其尼罗河的流量就是用三角堰法来测定的。近代以来,流量计在各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且相关研究促进了航天航空、雷达遥感、气象科学等的发展。当今世界,人们对高精度测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能源日益昂贵,管道运输时测量精度的微小差异,就会导致巨大的经济代价。同时,由于温室效应所产生的《京都议定书》,其限定的排放额度则是依据全球无数个节点的精确测量的结果而达成的。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较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