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论视野下的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状况调查——以XX省XX县4所农村小学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k1981f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导致农村教育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农村小学学困生的转化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不足;教师因为教学进度在课堂上对学困生的关注度不够等现象。由此可见,学困生的课堂参与积极与否,影响着学困生的转化。因此,本文以主体论为视角,分析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不足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提高学困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有效策略,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本论文以农村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学困生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问题。笔者通过文献法搜集了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相关资料,界定了相关概念;运用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对农村小学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教师、学困生、课堂氛围等方面阐述学困生课堂参与不足的原因。最后,本文根据探究所得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不足的具体策略。  本文力图呈现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真实状态,并从主体论的视野下揭示影响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的主要原因。此外,本文针对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现状及问题,从教师、学困生、课堂氛围、教学组织形式这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目前学困生课堂参与不足状况的有效策略,从而使师生在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教学与学习并力求帮助课堂参与不足的学困生,使其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成为数学课堂上的主体。
其他文献
决策后情绪(post—decision emotion)是决策后个体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社会情绪,它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情绪。经济决策的传统模型认为,绝对的消费和/或收入水平决定个体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