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褐指藻金藻昆布多糖快速检测和光发酵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zhang_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藻昆布多糖(Chrysolaminarin)是一种由硅藻、金藻和黄藻等海洋微藻产生的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的β-1,3-葡聚糖,比酵母等来源的β-1,3-葡聚糖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具有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可进行光合自养和兼养生长,其胞内金藻昆布多糖的含量可高达干重的12~33%。本文以三角褐指藻为研究对象,首先创建了金藻昆布多糖含量快速检测的新方法;随后在摇瓶培养体系中系统优化了三角褐指藻兼养培养条件,并在5 L外置式光发酵罐中进行了放大培养,进一步研究了补料分批培养模式、调光策略以及营养素添加策略的增产效应,建立了基于补料分批光发酵技术的金藻昆布多糖生产关键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三角褐指藻胞内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溶剂提取次数、脱蛋白用三氯乙酸(TCA)终浓度以及是否醇沉处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粗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TE缓冲液提取4次、TCA终浓度10%(m/v)除蛋白,需进行醇沉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角褐指藻金藻昆布多糖快速检测的苯胺蓝荧光检测法,同时比较了荧光检测法、苯酚-硫酸法、凝胶液相色谱法这三种方法对金藻昆布多糖含量检测的适用性、相关性和准确度,确定了苯胺蓝荧光检测法为最佳检测方法,其检测时长约2 h,检测下限为4.12μg/m L。2.在摇瓶体系中系统研究了多种营养元素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金藻昆布多糖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10 mol/L甘油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碳氮比(CGly/NNa NO3)为30,接种密度为1.0×10~7cells/m L时,三角褐指藻的兼养生物量产率、金藻昆布多糖含量和产率最高可达到254.69 mg/L/d、17.22%DW(干重)和49.13 mg/L/d。而在0.10mol/L甘油为碳源、以胰蛋白胨和尿素为混合氮源、碳氮比(CGly/NT/U)为15、硅酸钠浓度为15 mg/L时,三角褐指藻的兼养生物量产率、金藻昆布多糖含量和产率最高可达到282.38 mg/L/d、16.35%DW和45.33 mg/L/d。以混合氮源培养三角褐指藻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量产率,而以硝酸钠为氮源可以获得较高的金藻昆布多糖产率。3.在5 L外置式光发酵罐体系中,在非补料培养模式下,采用胰蛋白胨和尿素为混合氮源,初始碳氮比(CGly/NT/U)为15、光照强度为100~160μmol/m~2/s的兼养条件,三角褐指藻的生物量产率、金藻昆布多糖含量和产率最高可分别达到315.00 mg/L/d、13.37%DW和50.22 mg/L/d,比硝酸钠组(初始CGly/NNa NO3为30)分别提高了12.77%、29.05%和44.60%(p<0.05);在补料分批培养模式(192 h补加碳源或氮源,使得培养基碳氮比为30)下,混合氮源组在培养结束时(240 h)可获得的最高生物量浓度为355.56mg/L/d,与硝酸钠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胞内金藻昆布多糖含量和产率最高分别为19.19%DW和143.77 mg/L/d,分别比硝酸钠组提高了89.81%和130.40%(p<0.01)。表明补料分批培养模式能极显著地提高金藻昆布多糖的生产能力。4.在5 L外置式光发酵罐体系中,通过阶梯式调光(100~260μmol/m~2/s)策略补料分批培养三角褐指藻,可以将生物量产率、金藻昆布多糖含量和产率分别提高到437.50 mg/L/d、27.02%DW和218.25 mg/L/d,相对于两阶段调光(100~160μmol/m~2/s)策略分别提高了22.09%、26.44%和43.95%(p<0.01)。基于阶梯式调光(100~350μmol/m~2/s)培养模式探究了甘油添加策略,发现在分2次添加甘油(总量不变)培养结束时,可获得最高的生物量产率为570.83 mg/L/d,虽然与8次添加甘油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胞内金藻昆布多糖含量和产率最高分别达到28.50%DW和233.26 mg/L/d,相对于8次添加甘油实验组分别提高了12.83%和36.99%(p<0.05)。5.从三角褐指藻中分离纯化出的金藻昆布多糖并进行分子量测定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高效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得金藻昆布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5.80 KDa,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FT-IR)显示在888.90 cm-1处存在β-糖苷键的特征吸收峰,同时在1000~1200 cm-1的特征吸收峰表明,来自三角褐指藻的多糖含有高比例的β-(1→3)糖苷键;核磁共振波谱(13C-NMR)结果表明金藻昆布多糖是一种β-1,3-葡聚糖。
其他文献
为克服自上而下的传统光刻法的物理极限及高成本问题,替代性的图案化技术必须被发展起来。自下而上的自组装方式因能组装出亚10纳米的特征尺寸的层状及柱状相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通过合适的策略进行组装获取亚5纳米特征尺寸的层状或柱状相结构并伴随着较好热稳定性的组装体材料,仍然是自组装领域中的一个巨大挑战。这里,我们以结晶驱动的思想为向导,利用新型巨型分子的自组装获得了3纳米周期尺寸的层状相,这是目前大分
本实践报告为一篇汉英同传模拟会议口译实践报告。所模拟的口译任务是物联网领域专家王志良在2017OFweek中国物联网大会上做的一次关于万物互联和物联网发展应用的演讲。在本次模拟同传中,任务描述和过程描述分别介绍了本次汉英口译实践的任务背景和实践过程。之后阐述释意理论、显化与隐化等理论基础以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词汇和句子层面的问题,并探讨了对应的翻译策略。最后分析和总结了本次口译实践的误译之处以及口译
水性涂料喷涂到金属基材上会出现闪锈现象,因此需添加防闪锈剂。对于发生闪锈严重的基材,水性涂料则需添加较多的防闪锈剂。然而,目前市售的防闪锈剂大多都含有水溶性较大的亚硝酸盐,会对漆膜的防腐性能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其也是一类有毒的间接致癌物。为此,本论文一方面通过合理优化配方设计,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防闪锈水性丙烯酸防腐涂料;另一方面采用复配缓蚀剂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不含亚硝酸盐的低毒环保型防闪锈剂。本
学位
在有机合成中,催化碳碳三键的水合反应特别重要,因为它能为化工行业提供重要的羰基化合物。末端炔烃的马尔科夫尼科夫水合是合成甲基酮的理想方法,因为它的原子经济性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为了避免贵重金属和高毒金属的使用,开发廉价金属催化剂在炔烃水合领域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通过筛选一些含氮配体,使其与廉价金属形成金属配合物,从而用来催化炔烃的水合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思路。本文分析归纳了廉价金属催化
煤层气是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中三分之二甲烷浓度低于30%的低浓度煤层气由于热值太低无法直接利用而排空,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环境。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的关键是高效的气体分离浓缩技术。吸收-水合分离技术是一种安全性高、污染低的新技术,可以用于煤层气中甲烷的浓缩。目前吸收-水合分离煤层气的研究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利用四氢吡喃(THP)作为吸收-水合添加剂,研究了四氢吡喃对
近年来,随着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支付服务市场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非现金支付工具日益多样化。除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为消费者提供支付服务的同时,一些互联网企业依托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新型的支付工具——第三方支付。面对多元化的支付工具,消费者会做出基于自身考虑的最优支付工具持有和使用行为。回顾历史,新的支付工具出现必定会给旧的支付工具带来补充或替代的效应。因此本文从消费
大麻二酚对人体的各种代谢、免疫和生理功能都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因此大麻类药物能用于治疗病毒疾病,也能用做纤维和油料的原材料,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大麻类化合物是从大麻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但存在周期长、环境影响大、产品不纯等问题。异源宿主生产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式。毕赤酵母已被广泛用作蛋白质生产工厂。近年来,毕赤酵母也作为代谢工程的宿主进行了许多研究,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本论文中,探索了在毕赤酵母中合成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能源及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为了维持人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节能降耗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与研究的热点之一。现代建筑大量采用的玻璃结构往往易引起建筑物夏季空调制冷能耗的升高,提高建筑玻璃的隔热能力对建筑物的节能降耗意义重大。钨青铜材料相比于其他纳米透明隔热材料,其优异的可见光透过率和近红外阻隔性能,使得其在建筑玻璃节能领域的应用更具前景。现有研究的钨青铜涂
近年来,深度学习作为神经网络的升级发展十分迅猛,其凭借诸多优点掀起了人工智能(AI)的第三次浪潮。深度学习主要由数学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支撑起来,接近于半监督的学习目标逼近模式,常依赖于大量训练数据。地震勘探问题的研究算法中传统算法居多,但研究方向也在逐渐向人工智能方向偏移。本文主要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的强特征学习能力和可迁移性,对地震数据降噪和断层识别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如下所述:对于地震数据降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