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住宅适宜技术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505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68年4月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发表以来,人们日益关注环境和生态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已经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大计.20世纪70年代初期爆发的"石油危机",更使人们意识到迫切需要寻找某些措施减低能源危机对人们的危胁,设法降低对能源的消耗.绿色生态住宅概念的提出,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倡导的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国情探索有关生态住宅的适宜技术,对当前加快发展我国的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改善和提高住宅的功能与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住宅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住宅,因其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负荷,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等特点,备受人们推崇.研究生态住宅的适宜技术,其目的也就是为居住者创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围绕生态住宅的适宜技术的发展,主要针对住宅外围护结构的节能、太阳能的利用和雨水资源的利用等几个方面的设计作为讨论内容.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在运用生态技术方面应因地制宜.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时,要考虑我国国情,努力开发符合本地区生态住宅发展的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并利用地方资源,以取得最佳成效.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对传统建筑气候观念的剖析,以建筑类型学方法对川滇干冷干热地区的传统建筑模式进行空间形态和技术形态的分析,以川滇地区这一特定气候条件下的现代建筑设计为例,提
随着城市发展“严控新增用地,集约利用土地”相关政策的出台,旧城区土地的再开发得到重视。容积率既是空间发展权再分配的博弈焦点,又是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由于旧
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正历经高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其人口的膨胀、用地的激增和空间的扩展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变革并引发历史城市传统文脉的缺失。城市形态演化研究意在通
开发区的产生与城市发展有先天的内在联系,依托城市而发展,是城市中实行特定优惠发展政策的产业集聚区。开发区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有效带动城市产业升级,增强城市辐射力,促使城市功
在云南抚仙湖湖区,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极为突出.该文以抚仙湖湖区为例,以有机集中与有机分散相结合的生态理念为理论根基,以空间作为载体,围绕着旅游开发过程中城镇空
“城市经营”和“生态建设”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热门话题。“城市经营”是对城市管理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在城市规划从业人员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而在城市政府部门中得到了普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城乡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并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成为当前中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与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为了转变发展思路和经济增长方式,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我国形成了城市偏向的发展模式,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空间矛盾愈加激化。同时,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挑战,城市化有利于带动内需,从而成为
本文的分析和论述将按照“理论建构”和“实例论证”两个层面来分别加以展开。首先,科学严谨地进行理论建构:笔者从对现代市场经济之发展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入手,揭示出在“全